第121章 苦日子开始了(1 / 1)

江山,美人 难追 1068 字 8个月前

林夕辰几个人就这样一直练武和交流,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因为黄桃如今也得按照林夕辰的要求练武和学习,所以目前也是按照正常情况,到时间了由天辰军亲卫营送一日三餐前来,当然与之前差别也是有不少的,比如这刚送来的早餐只有热馒头和包子,菜也只有咸菜,再配上一些米粥和菜粥。

当然比之前的京城生活绝对是比不上的,果然正如林老元帅话差不多,来沛安县就是来受苦受累的,毕竟沛安县因为这些供养这天辰军亲卫几千人,再有那些孩童和亲属,这上万人等每日食用,每日花费,总是许多的,而林家产业也从不在农田上剥削,只有在一些商贾之道有一些红利,这也就是林家,其他各家从不会选择在这些事情上愿意做这些事情,一个是尾大不掉,另一个是不愿意分田分利,而且这样养大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就可以真的对有恩家时常怀恩在心,也只有林则兴和林羽这种军人出身的将领才愿意。方老太尉也会做这些,只不过不如林家做的更彻底,当然方老太尉孤家寡人一个,也没有多少家产可言也是这个道理,至于徐云大都督却从不做这类事情,所以这军中威望以方老太尉和林则兴最盛,林羽次之,徐云最末。

林夕辰这屋子里面也就林夕辰和几个女孩还有段寒星在这里吃早餐,其他人虽然同样的食物,但是还都是会在其他地方食用,就连早起练武的女官等人都是没来此处的,没有林夕辰吩咐和安排,他们自是不会逾越规矩之事。

“夕辰,紫薯,你们都吃得惯?”段寒星看着林夕辰和几女说道。

“不瞒师父,还可以。”林夕辰倒是没有说什么慌,此生是富养惯了,但是前生可不同,也是创业过过苦日子的人,忙累了回到家可能啃一个冷馒头都算是正常经历,这有热的,看着门外的雪景也是有些不错的。紫薯倒是有些吃不惯,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林夕辰还专门让几个女孩多吃点包子,少吃点馒头,已经算是挺好的过渡期了。

“红箪和绿萝,晚些时候你们带上陆仁甲他们,然后去找焦安明将军问他要一些兵士和马车,去接那些孩子来此处,然后将其中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放在对面的连排房,你们安排,然后有父母的那些孩子,还有他们的母亲吧主要是,就放在我们这个院子旁边的那个院子,也由你们两人安排此事,我就不去了。”林夕辰饭后对两女说道,因为那些人认识林夕辰,也认识红箪和绿萝,只让兵士和护卫前去,他们可能心里有些恐惧。红箪和绿萝闻言明白此事,也知道林夕辰一直挂念此事,就很快答应了。

“对了,临行前你们问一下有没有剩的包子什么的,给那些孩子们也带上一些,万一那些孩子没吃饱,也能有些吃的,虽然我之前给了一些钱,但是也不知道他们生活情况如何,别委屈了那些孩子。”林夕辰又补充了几句道。

“你倒是继承了你爹你娘的一副好心肠。”段寒星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我自小便是蒙受我父母亲的善良教育的。”林夕辰调侃自己道。

“夸你两句就喘上了,和你爹喝醉酒一模一样。欸,说道酒,最近又得去找点好酒了。”段寒星前面还在打趣,后面想到酒竟然舔了舔嘴唇,果真是一个好酒之游侠也。

“师父好酒?”林夕辰手里接过橙心递过来的一本书,然后就将这本书一边打开,一边对段寒星说道。

“那是自然啊,这天下男子岂有不爱酒的道理,不过你父亲倒是从不喝醉,每每都是不痛快。”段寒星讲道。

林夕辰笑着说道,“既然师父喜欢,日后我为师父酿几坛好酒吧。”

“当真是好酒?”

“自然是好酒,师父可以信我。绝对是烈酒,浓酒,美酒,让师父喝了乐不思蜀,忘却所有忧愁和烦恼。”林夕辰很自信,自己前世那些美酒,度数高,香醇无比,想来真被自己拿出来,应该是有很多嗜酒之人,酒中君子,一醉解千愁。这种酒,应当是可以让段寒星这种爱酒之人视若珍宝,哪怕花上不少钱。林夕辰也想过做这种酒庄酒楼生意,但是也还是得让段寒星试试酒的水平和档次,看段寒星这种爱酒之人,如果段寒星都能为了这种酒大加称赞,爱不释手,那想来自己酿酒还是可以能促成成功的。

“那你好好温书吧,我先撤了,去找点酒喝,等晚上了再过来找你。”段寒星深知林夕辰不止会学武,也会学习兵法文律,还有各种文学典籍。这些课程都是之前林夕辰和段寒星讲过的,这些日后都是能帮上林夕辰的。

江国的科举脱胎于前朝,如果正常文生会主要考取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也就是时政论策)。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但是文人政客看书学习却不尽全如这些科目之书,也会有儒道墨法四家之学说和经典。

儒家经典:江国这个时代算是未曾与之前史书相同的朝代,算是隋唐时期后吧。还没有四书五经一说,但是儒家经典都是要读的。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什么的。其中有本《五经正义》那是必读之书,被誉为标准正解之书。

道家经典:《老子》、《庄子》、《抱朴子》、《淮南子》、《无能子》......等着作。

法家经典:慎到,韩非子为主要的法家代表人物的书。

墨家经典:仅《墨子》一书就行了。

这些书都算是江国这个时代文人必读或者选读,文学典籍读之惠多,就比如当朝太傅杨焘,还有太师,包括林则业这些人都是文人大家,引经论典那真是如同家常便饭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