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祭鬼(1 / 2)

“太古之时,燔黍擘豚,汗樽杯饮,蒉桴土鼓,犹可以致敬鬼神……”

祭祀这事儿,何大能多少听说过一点儿。

古代的时候,祭祀是为了和天地神灵沟通,这一点还是从儒家来的。

儒家和道家在这一点上,颇有分歧,儒家的先祖孔子,认为一定要和老祖宗搞好关系,尊师重道如何如何,也是儒家最强调的,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比较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儒家才能够备受推崇,成为当时的主流学术门派。而道家的老祖宗墨子认为,活着的时候多孝顺祖先就行了,死了之后不必大摆排场,有那个吃的喝的,不如留给活着的人。

何大能觉得这个说法很符合蒋三金的口味。

这会儿,书店里面的房间,正中央的展台上,书籍已经全都撤了下来,换上了酒菜,一看那菜色……

何大能砸了咂嘴,也不知道蒋三金的脸长在哪儿了,估计是早就不要了,一看这满桌的饭菜,肯定都是蒋三金给自己准备的。

何大能和李瑞池就站在那些饭菜前面,俩人大眼瞪小眼,看着对方身上穿着的纸寿衣,不禁露出了一抹苦笑。

现在他们算是摸清楚了这个培训班的规矩——惹谁都行,千万别惹蒋临风。

“要不……”李瑞池深吸了口气,“现在开始?”

何大能苦叹了一声,反正这事儿是跑不了了,他也不知道蒋临风给自己画的那道符咒灵不灵,反正是彻底把他和李瑞池给唬住了。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盖以天地……”

何大能扯着嗓子先嚎了一声,这套词儿是蒋三金教给他的,说是祭祀都要这么念,何大能记得自己看到的祭祀场面上,古人念这段的时候都阴阳怪气的,感觉跟唱似的,何大能倒是没有刻意模仿,他拉长声音,那是纯属无奈。

“敬孝先祖……”

两人磕磕巴巴地念着,一边念,一边鞠躬,何大能一边拜,还时不时看着袖子里面的一行字儿——也多亏了这衣服是纸做的,倒是省事儿了,蒋三金直接把祭拜的过程步骤全都给他写在了袖子上,何大能这会儿就按照蒋三金教的,像是完成作业一样,一步一步来。

三拜,然后是三叩头,何大能跪在地上,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上坟他都没磕过头,这会儿给鬼磕头,自己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他一边拜,一边偷偷拿眼角打量着桌上的饭菜。

过来的路上,蒋三金告诉他们俩,想知道鬼来没来,关键就是看桌上的饭菜。

“饭菜也是有气和形的。”

蒋三金说,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磁场,也可以说是气场,人的气场变化得比较快,比如你看到同一个人,他看到自己的上司和看到下属的时候,气场会马上发生变化,因为人有思想,所以这种变化比较大,容易被察觉出来。

食物其实也有。

古人说,看一个人吃饭,其实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命运,一开始何大能以为,看的是一个人的家教,但是蒋三金给他纠正了一下,其实这个道理是逆推过来的——之所以能够通过看一个人吃饭的样子判断命运,其实看的是一个人对食物珍惜与否。

珍惜食物的人,和食物是一种良好的关系,就像算命的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叫做,惜福的人命好,喜欢抱怨的人最损福报,说白了就是,面前的饭菜是同一道饭菜,但是你珍视它,这个饭菜就能给人的身体提供好的能量,如果只是嫌弃,饭菜也不会给人好的反馈。

“就跟画符一样,”蒋三金说这个的时候,正在给学生们推销他的符咒,“一道符灵不灵,一半儿是看画符的人本身道行如何,另外一半儿就是看买符咒的人心诚不诚,如果打从心里不信,再好的符咒,到他手上也是废纸一张!”

何大能觉得,后半句纯属是蒋三金给自己符咒不灵提前打的预防针。

反正,蒋三金就是一口咬定了,任何事物都会根据人给出的反馈、喜欢与否,而改变自身的磁场,饭菜就是很明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