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裂纹,应对(2 / 2)

且隋 玄武季 2062 字 4个月前

杨玄感慷慨陈词,其富有磁性的男高音,震得下面的军兵百姓的耳朵,嗡嗡作响。

“好!”

“上柱国高义!”

“上柱国圣明!”

“上柱国,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

群情激昂,踊跃参军。

杨玄感叛军的规模,以可见的速度在膨胀。

东京辅佐杨桐的樊子盖,在向监国的杨侑发来急报的同时,还送过来了杨玄感给他的一份招降书。

这东西,本来是保密的。

如果卫老爷子在,或许他也有权利看上一看。

可惜他现在已经率领五万大军,出关前去支援东都城了。

杨侑看了,然后又愤愤然私下里塞给阿布看了。

阿布本来不想看,但看着杨侑寻找同感的目光,只好展开来看了一看。

信,是杨玄感亲笔。

字迹工整,功法不俗,很有书法大家的风范。

“……夫建忠立义,事有多途,见机而作,盖非一揆。”

“昔伊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废 刘贺于昌邑,此并公度内,不能一二披陈。高祖文皇帝诞膺天命,造兹区宇……垂拱而天下治。”

“今上纂承宝历,宜固洪基,乃自绝于天,殄民败德。频年肆书,盗贼于是滋多,所在修治,民力为之凋尽。……朋党相扇,货贿公行,纳邪佞之言,杜正直之口。”

“加以转输不息,遥役无期,士卒填沟壑,骸骨蔽原野。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玄感世荷国恩,位居上将,先公奉遗诏曰:好子孙为我辅弼之,恶子孙为我屏黜之。”

“所以上禀先旨,下顺民心,废此淫昏,更立明哲。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用命,如赴私雠,民庶相趋,义形公道。”

“天意人事,较然可知。”

”公独守孤城,势何支久!”

“愿以黔黎在念,社稷为心,勿拘小礼,自贻伊戚。谁谓国家,一旦至此,执笔潸泫,言无所具……”

呵呵,杨大哥这连自己老子的名号都用上了,顺便还来了个口头遗诏!

反正是死无对证。

能加的加上,先把自己造反的大义,给举起来!

“真是狗胆狼心!”

“全忘了主上对他家的隆厚恩典,真是忘恩负义的鼠辈!”

阿布说得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这里面,全是胡言乱语,全是为他的不义之举张目解脱!”

“殿下,还好朝堂之中还有如卫大人、樊大人、我,这等明辨是非的忠臣!”

“像杨贼这等乱臣贼子,咱们一定要将他们打倒批臭,万世不得翻身!”

“决不能让一个老鼠,坏了一锅好汤!”

“杨玄感诸贼,实乃土鸡木狗,殿下不必心忧!”

“等我朝大军一到,定将其一举成擒。”

“到时候,一定要让他们跪下来,叫爸爸!”

“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坚定地团结在您、主上的周围,保卫咱大隋这大好河山、千古基业!”

阿布在鼓励的同时,也不忘夹带些表忠心的私货。

这时候,可一定得亮明立场,丝毫不能犹豫!

决不能因私废公,乱了跟脚。

那样,可就后患无穷了!

“哈哈哈……叫爸爸?”

“子灿,杨子灿,你真是……”

本来生气的杨侑,被阿布的一番说辞给都笑了。

这家伙,竟然连“叫爸爸”这样的说辞都用上了!

杨玄感等,会叫自己爸爸嘛?!

杨子灿的嘴,真的是肆无忌惮,什么也敢说、能说、会说!

“也不知道,嘴上这么厉害,如果让这家伙独领一军,与叛军对决一下,还会不会这么嚣张跋扈?”

杨侑笑着。突然心中产生了一个主意。

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是不是真金,炼过之后才能知道!”

阿布看着小杨侑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感觉有些不妙。

但他却仍然装傻充愣,插科打诨,将大把的阿谀奉承不要钱地送上。

当然,也少不了那一番粉饰太平的空话。

阿布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说糊弄孩子,更多的是想将面前的孩子哄得开心些!

他才多大呢?

真的能理解大人们的世界和江湖?

恐怕即使是他爷爷广,都未必搞得清楚呢!

确切地说,现在不管是广皇帝、还是面前的杨侑,真的是不太了解大隋当前的情势危机。

广皇帝呢,似乎是有意识的在躲避现实!

他不想听、不愿听真话,就像是一只将头塞进草丛中的鸵鸟。

小主,

他只想生活在自己文人式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大世界大格局的境界之中。

据说,许多关于大隋天下纷乱造反的奏章,他也偶尔会看,但是非常嫌弃、嗤之以鼻!

他不相信这些事情是大事情,只当作微不足道的疥疮之癣!

一回头,他就丢这事扔给了虞世南、裴矩、苏威、宇文述、裴蕴等人。

然后,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