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憋屈(2 / 2)

且隋 玄武季 2339 字 4个月前

凉川之地,虽然是山地,但因为面积广阔,种出来的粮食还是够新来的族人们填饱肚子。

可是,没有战马的突厥武士,还能算是令天下变色的草原之狼吗?

“阙度设可汗,切莫着急。”

“隋人常说一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

“一定会有办法的!”

“您放心,只要您心中雄心不灭,天神爱喝汗自然会保佑我们,去重建和维护阿史那狼族的无限荣光!“

“至于战马之事,我已经派特勤隆索、啜古哥巴两人,带着信物北上草原,找咱们的老亲戚,安世娜小吉温可汗!”

“当年我阿爸曾经和他是安夸,自幼在一起长大,想来这点情分还是要有的!”

安夸,在突厥语中是兄弟的意思。

阿史那大奈的父亲却也图和小吉温,曾经是生死的结拜兄弟。

发小!

“但愿吧!听说东边的亲戚们,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自从被那个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卫王杨子灿,一战打垮都拔大可汗后,盗贼横生,马匪四掠呢!”

阙度设给阿史那大奈倒了一杯奶酒,然后担忧地说道。

“是啊,谁说不是呢?”

“不知道这隋庭,为什么总能出这样的人物?”

“想当年,他舅公杨爽,连续两次带领大军入侵我大突厥,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死亡和灾难。”

“现在这杨子灿,的确又是个天大的祸害!”

“如果,我们能设法除掉他就好了,不仅能报屠戮我突厥百姓的大仇,还能为我们成就大业创造条件!”

阿史那大奈双手接过奶茶,香甜地喝了一口,幽幽说道。

“是啊,天神爱喝汗应该降下神咒,收了这个大恶魔才对!”

“只是,我们东西突厥不和睦,连连内战,估计早就让天神爱喝汗厌弃了吧!”

阙度设忧愁地说道。

“唉,那些年,大家做得的确有些过分,天神爱喝汗生气和降罪,是应该的。”

“咦,对了,您有没有听说过关于天生爱喝汗神使策恩的事情?”

阿史那大奈突然眼睛一亮,对阙度设说道。

“特勤说的,莫不是贝海尔湖天神大会神迹的事?”

“对啊!如果真的是像传说中那样,神使策恩和明眸萨吉重现真身,那可真是伟大突厥的的福音,大草原的和睦富足,将指日可待!”

“那特勤您说,这有几分可信?”

“应该很可信!”

“我曾经在娄烦那边,问过很多南北经商的人,他们说的都大同小异。”

“并且,都提到了天生爱喝汗亲口传谕的事情,这点绝对没问题!”

“也不知道这神使策恩、明眸萨吉,到底是怎样的人?”

“明眸萨吉见过的人不多,但是神侍女阿史那卓雅,却是真实存在的女子。”

“哦?她是谁?”

“她是安世娜家族特勤阿史那辛明的女儿,上一任明眸萨吉,正是阿史那辛明的姐姐阿史那薇诺娜!”

“有传说过来,先任的明眸萨吉,正是上一任明眸萨吉的孙女。”

“哦?圣女可以结婚生子的吗?”

阙度设惊讶地问道。

“按照教义和组训,应该是不可以的,否则败叛天神的结果,就是其子女后代都要受到诅咒!”

“男子多为夭折,女子会瞎掉眼睛!”

“啊?”

阙度设听到如此恐怖的诅咒,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那现在的明眸萨吉,既然是上一任明眸萨吉的孙女,那证明是有儿子的。”

“那么他的这个儿子,这个孙女,是不是真的受到了诅咒?”

“我曾经在东来的路上,偶然间碰到一个天神教的传法小侍者,他证实明眸萨吉的确受到了诅咒和惩罚。”

“他的儿子,死于兵祸的乱箭之下;现任的明眸萨吉,在参加夏神宫慕格节之前,竟然奇迹般地恢复光明,被解除了诅咒!”

“真的?怎么回事?”

偏居会宁郡凉川这等穷山苦壤的西突厥王子阙度设,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精彩传奇的故事。

所以,他对这些秘闻非常感兴趣。

“因为神使策恩他显出了人身,找到了隐居遥远东方的明眸萨吉,并为她解除了一切诅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啊?这,竟然如此神奇?”

“应该不假。可汗,请您过目。”

说着,阿史那大奈将他从怀中小心掏出的一个四方小包裹。

那,是用一方上好丝绸锦帕包着的东西。

打开后,露出里面的一本长方薄薄的小册子。

不是卷轴!

“这是?”

“可汗,这是天神教教内传法的小册子,是为《天神宝策》。”

“哦,这字儿还是大突厥文和汉文对照的呢!”

“这字迹,怎么不像是人写的,竟然如此同一?”

阙度设摩挲着这本牛皮面的小册子,感觉装帧十分精良,字迹异常工整。

最特别的是,里面的文字,全是一个笔迹样子。

“是的,我也很疑惑!”

“这还专门找里面相同的文字对照,结果发现简直就是一个笔法纹路,分毫不差!”

“抄书到如此水准,简直是神鬼莫测的地步!”

阿史那大奈附和着赞叹。

此时,阙度设已经开始翻开扉页,细细读来……

《天神宝策》,是天神教教廷印刷的众多传播教义、科普知识、教授文字的书籍之一。

里面,有天神教的一些传说故事、教义教规,还有许多广大牧民完全自己可以拿来就用的小知识、小药方。

最后面,就是一些最简单的文字、符号、笔划、声韵等。

……

“不错啊,通俗易懂,这小图画也是惟妙惟肖,让人一看就懂。”

“这是哪儿来的?”

阙度设一边赞叹,一边问阿史那大奈。

“就是那个传教神侍送给我的。”

“他说,他本是奉教廷长老的意思,要去太原之地办一些教事,所以并没有带过多的经文卷册。”

“如果是在大草原,他就可以送给我很多此类书册。”

“最妙之处,这些书册全都分文不收,只要牧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