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烟台前线明澳两方僵持对峙时,大明的朝堂迎来的巨变。
崇祯已经上位两个多月了,基本巩固了他的权力,他现在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中兴大明了。
他今年才16岁,还很年轻,如果他在澳宋的话,现在他也许是一个刚从职业初中毕业的并且刚成年的年轻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但是他叫朱由检,他走上的不是工作岗位而是登上了大明的帝位,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统治帝国靠的就是一腔热血而已。
崇祯这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是一个爱国者,但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他总是太情绪化,总是把黑白分的太清,总是太过一厢情愿,对于清流文臣太过偏信。
这些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是微不足道且普遍的缺点罢了,但要是出现在一个帝国的统治者身上就成了天大的缺陷。
除了性格上的缺陷,他对于如何治理一个大帝国也是一窍不通,没人去教他也没人敢去教他如何去治理一个江河日下的封建大帝国,这导致他只能不断试错,不断的跌倒再不断的爬起来,但是此时的大明已经不起他的试错了。
他只能是做多错多,不管他干什么似乎都是错的,直到这个老大帝国在他的“勤政”下彻底土崩瓦解。
就在今天上朝时有人向年轻的崇祯皇帝建议,除掉魏忠贤这个帝国“毒瘤”,崇祯同意了,他对于魏忠贤并无好感甚至很讨厌。
这种讨厌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他还是信王时总听到京中文人墨客们私下声讨魏忠贤种种罪状,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哥哥的早逝魏忠贤要负主要责任。
如果是这些他最多把魏忠贤赶出宫去而已,毕竟天启死前向他保过魏忠贤的命,可是崇祯必须违约了。
崇祯直到正式上台他才知道大明的情况已经有多么糟糕,首先他要面对的就是财政危机,为了钱他必须拿魏忠贤开刀。
大明朝的税收体系本来就存在巨大的问题,士绅优待的政策导致一直收不上来税,此时大明朝廷一年的岁入甚至只能和澳宋相当,而王朝末年内忧外患用钱的地方又多。
在如此坑爹的税收体系下,大明财政年年赤字,防备后金的军事开支、正常的行政开支、时不时赈济灾民的开支等等都是钱而且不是小钱。
他不知道这个看似非常正确的决策,却是明末正式崩溃的开始,他自己亲手清理了天启留给他的正治遗产,至此之后在朝堂之上再无人能制衡东林党,大明的吏治彻底崩坏。
得到皇帝的命令,厂卫们开始行动,他们忠诚的执行了对阉党和魏忠贤本人的清算,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都掀起了正治风暴,而东林党趁着这个清算阉党的机会,增加打击面打击政敌,大搞扩大化清除异己。
正在前线的曹文诏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一直对他支持有加的李精白被锦衣卫以其是阉党成员的理由抓走回京了,这意味着他的大军少一强援,没了李精白这个山东官场的第一人支持,自己这仗打起来的难度可能还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