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太后往事(1 / 2)

“见过大小姐。”来人恭敬地行了个礼。

江楚薇抬了抬手,“不必多礼,所为何事?”

“奴婢是慈安宫太后娘娘派来的。”嬷嬷一身得体衣裳,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从容。

不愧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

“嬷嬷请用茶,不知道太后娘娘是有何事?”

“太后娘娘听闻江大小姐救了南州百姓,甚是欣喜,特派奴婢送来一些赏赐。”说完让身后的人将东西呈了上来。

江楚薇一愣,这都过去了多久,太后娘娘如今才来赏赐。

“有劳太后挂怀,替我谢过太后。”江楚薇看了一眼那些东西,都是些珍贵的药材和珠宝。

“另外,还有一事要告知大小姐,下月便是太后的寿辰,陛下希望大小姐能够进宫参加寿宴。”

江楚薇心想,皇上赐婚后,太后从未宣过她进宫。

看来是对这场婚事不满,如今来示好,仅仅因为她救治了百姓吗?

太后寿宴,作为未来豫王妃,江楚薇是一定要到场的。

如今太后特意派人来告知,表明是对她的重视。

“臣女遵命,太后娘娘寿宴,臣女一定会到场。”江楚薇道。

她深知不能拒绝太后的旨意,于是便恭敬应下。

嬷嬷上下打量着江楚薇,脸上也看不出有惊喜之色。

遇事冷静,不卑不亢,这是嬷嬷对江楚薇的评价。

她暗暗点头, 太后在皇上赐婚之后,气得病了一场。

这在后宫中没有人知道。

皇上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

太后自己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

肃国公府又送了一个女儿进宫。

这个人是太后的庶妹,送进宫的目的就是为太后生儿子。

庶妹以为自己生下儿子后,就会一辈子荣华富贵。

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嫡姐压根就没有想让她活命。

果然,在生下儿子七天后,庶妹血崩而亡。

就连带庶妹的生母也在女儿死后莫名其妙身亡。

太后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得到了一个儿子。

她倾尽全力培养这个儿子,肃国公府更是对皇位唾手可得。

先皇时期,有两大世家。在上京权势滔天。

一个是肃国公府孙家。一个宁国公府庞氏。

庞氏是陪着先祖打天下的第一批功臣。

在上京的地位曾经无人可撼动。

人们常说月满则亏,滔天的权势也助长了庞氏的野心。

他们竟然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在皇帝的身边安排自己的人。

明目张胆在上京豢养私兵。

庞家的行为引起了皇帝的警觉,他决定暗中调查此事。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皇帝发现了庞家私兵的存在

庞家这是把自己往死路上赶。

皇上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但是林家的江山不可以姓庞。

震惊之余,他更加坚定了铲除这庞家势力的决心。皇帝开始布置计划。

于是先皇帝开始设局,他看上去更加宠幸庞家。

暗地里在一方面收集证据,另一方面削弱庞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庞家还不知道即将大祸临头,他们在上京更加横行霸道。

有一次,庞家的子侄在上京打死了人。

庞家觉得死个把人会有什事?

民不与官斗,庞家的势力除了皇家就是他们了。

可是那一次他们踢到铁板了。

死者的家属敲了登闻鼓。皇帝得知此事后大怒,立即派人将庞家子侄捉拿归案。不仅如此,皇帝还借此机会彻查庞家,搜集到了大量确凿的证据。

庞家众人皆惶恐不安,却仍心存侥幸,认为凭借自家的权势或许能够脱身。然而,他们低估了皇帝铲除异己的决心。

不久后,圣旨降下,庞家被满门抄斩。曾经盛极一时的庞家,就此没落。而京城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对皇帝的英明决断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太后的娘家察觉到了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他们抓住了机会。

老肃国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成功取得了先皇帝的信任。

老肃国公得到先皇信任后,开始笼络朝臣,培养自己的势力。

他深知权力的争夺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因此在朝堂上巧妙周旋,逐渐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他也不忘提拔家族中的年轻子弟,让他们在朝中担任要职。

把家族中最美丽的的女主送进宫,成为皇帝的妃嫔。

孙家的女儿手段高明,渐渐在后宫站稳了脚跟。

前朝与后宫密不可分。

前朝有老国公在前朝周旋,后宫有孙家的女儿成为先皇的宠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后娘家的势力日益壮大,成为了朝堂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他世家大族见状,纷纷效仿,一时间朝局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孙家的崛起引起了其他世家大族的警惕,他们不甘示弱,纷纷将自己家族的女子送入宫中,企图分得一杯羹。后宫的争斗愈发激烈,各位嫔妃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只为赢得皇帝的宠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先皇也沉浸在这些女子的温柔乡中。

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孙家女儿依靠着老肃国公在前朝的支持,以及自身的聪慧和魅力,始终占据着上风。

然而,她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地位。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局势也越发紧张。各大世家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使得朝廷乌烟瘴气。皇帝虽有心整治,却无奈深陷其中,难以脱身。

孙家女儿意识到,仅仅依靠美貌和聪慧并不足以长久地维持自己的地位。她们开始涉足朝政,暗中收集情报,分析局势,为家族出谋划策。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孙家女儿借机向皇帝进言,指出当前朝政的弊端,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皇帝听后大为赞赏,对她更加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