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我父母活活饿死。
活不下去了,我听人说辽东王对待我们这些流民好。
一路到了青州的收容站。
我这一生第一双棉鞋和完整的衣服是辽东王给的。
后来,你们鲜卑大人被灭了,而我主动到了草原,到了云长郡,这一晃都是十多年了。
我现在也衣食无忧了,我在想,除了赚钱,还能做点什么?
不少人看到中原和北方电力发展的机遇。
而我最后还是决定南下看看……”。
“老李,我跟你投资,不过,我得留一百万华元给家里人留个依靠。”朱万随即决定道。
“好,没问题,我们再找几个人一同前往。”
……
商人历来不是洪水猛兽,真正洪水猛兽的是一个国家制度。
约束和禁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商业行为是需要不停修订完善的,一个商业繁荣的国家都基本拥有起码的公平。
禁止商业的国家往往是独裁。
商业繁荣需要的是宽松的社会环境。
需要的是公平的律法。
华夏铁路经过十多年发展,不少地方已经连通了铁路。
然而,很多地方铁路连通却困难重重。
大江已经更名为了长江,长江和黄河上架桥就成了南北道路、铁路连通不可避免的问题。
恢都城正在召开一场技术性会议。
这场会议就是关于长江上
架桥的。
如果十多年前,谁这样在朝廷提出来,基本会被所有的人当成疯子一样对待。
作为华夏主管交通建设的董昭,看着面前的沙盘,心里也没有底气。
沙盘上面是一座座横跨长江和黄河的大桥。
在华夏历史上,长江上最早的桥梁要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
清朝一名大官捐十万两,在长江上游金沙江建造的桥梁。
“说实在的,以华夏今天的建造技术想要修建这座桥梁,面临的困难很多。”董昭开口说道。
“部长,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们通过多次论证,眼下很难实现。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才行。”建筑设计博士林致远说道。
“如果不解决长江和黄河上架桥的问题,南北连通就无法实现。”
“现在关键是,如何将超过二十米钢柱吊起来,同时打入淤泥之中?
如果不固定,如何建桥?眼下设备根本无法保证施工。”工程师陆健说道。
“你们有什么其他办法?”董昭问道。
“部长,技术发展不是一踟而就。
我们估算过,想要长江黄河上建桥,十年左右基本技术就能满足这项工程。”林致远说道。
“十年?”
“这是我们和多方沟通以后的结果。”
华夏随着发展,工地上设计出了各种大型工具。
道路修建并不是只有材料和人就行。
不少地理限制了道路修建,技术上不突破,很难实现这一点。
“火车铁路不能修建,那么汽车呢?”董昭看着沙盘说道。
“汽车有两种临时解决方案。”
“说说看?”
“一个是选择江面平缓的地方,用船只作为基础,搭建浮桥。
另一个就是用大型铁链作为桥梁基础,不过,跨度不能太长,还有就是对通行重量有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