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民生(2 / 2)

“什么是家庭农庄?”

“所谓家庭农庄,就是职业种地的家庭,采用最先进的耕种技术来种植粮食等,每个家庭能获得500到800亩土地不等。”

“好是好事,只是这么远过去,花费一定不低吧!”

“主要就是搬家的费用,其他差不多,不过,过去以后那里土地不但多,还能全部机械化耕种。”

“这事还得和家人商量商量。”

“对对对……”

民间议论纷纷。

朱琨知道,这种政策最大吸引力就是像犍为郡这里的百姓,因为相比眼下,未来好了很多。

“朱太守,想要解决人口流失问题,恐怕我们要想些办法。”工商业局长孙齐说道。

“老孙有什么办法?”朱琨对孙齐依赖很重,孙齐是朱琨的核心幕僚。

“除了发展工商业别无办法。”

“最大问题是交通。”

“太守,交通问题不是很大,我们陆地不方便,但是水路方便。”孙齐说道。

朱琨想了想,“老孙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牂牁江(今天乌江)?”

“太守,牂牁江连通长江,我们可以开辟水路运输,这样一来,比陆路运输便利不少。”

这个问题朱琨不是没有想过,“技术问题能解决吗?乌江有些地方有高低落差,水流急,船只现在无法进入长江。”

孙才嘿嘿一笑,“华夏水利工程技术这些年进步很大,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可以去一趟恢都城。”

“好,我安排一下,我们同去,如果技术上能解决,我们可以招商进来。

这样一来,犍为郡的土货也难卖出大山了。”

“太守,今年大选,你不留下来拉票?”孙部长看了一眼朱琨。

“如果接下来大部分人离开,就算留下来,你以为能拉得到票吗?”朱琨心中十分清楚,现在的百姓靠糊弄不行,要拿出真正业绩才行。

“那行,我们快去快回,从这里直接到巴郡的江州(今天重庆渝中区)坐船去恢都城。”

“好…”

正如刘恢所说,只有把权力赋予地方,他们才有动力,加之他们权力来源于百姓,根本不敢糊弄大家,因为,糊弄大家会受到教训。

各地奔波民生,这让华夏中枢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未来的打算。

今天,刘恢特意到恢都城郊外的一个乡里,他是悄悄而来,是来调查的。

“今天过来,我就是一个学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刘恢的话让一帮百姓傻眼,大家从没想过,在自己家里能见到刘恢。

“大统领,我们天天种地,你有什么要问的都可以问。”

“你们看,还是张大叔爽快!”

刘恢的话让紧张的气氛轻松不少。

“对,大统领,只要我们知道的,我们都会如实说。”

“对!”其他人也应声说道。

“最近政府提出家庭农庄的构想,你们怎么看?”

“这是好事,不过,里面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