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暗流涌动(1 / 2)

“八嘎!我们没有坦克,这怎么打?”

“对了,飞机飞机,用飞机去炸这些坦克。”

“你给我准备好飞机,我亲自去飞。”

到这种时候,鬼畑小鬼子谁都不相信,只依靠自己。

“嗨!”

小鬼子不敢揣测鬼畑的想法,只知道备好飞机,力挽狂澜的事情就交给鬼畑队长好了。

不一会而的功夫,鬼畑就带着十架飞机开到了抗战军坦克的正上空。

饶是他心里素质再好,但是看到前线这么惨烈的情况,心里还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不对,这已经不能用惨烈来形容了,这根本就是毫无生气。

抗战军的坦克就像是战神一样往外面冲锋,抗战军紧随其后,冲锋枪扫射,好好的一座城被搞得想地狱一般,地上全都是自己战士的鲜血。

没搞错的话,他们才是侵略者吧。

炎夏不是慈悲为怀吗,怎么下手这么狠?

“谢团长,李团长,天上有小鬼子的飞机。”

“不用管,直接轰。”

“打下来。”

王虎成冷冷地说。

鬼畑还没有接近,就发现抗战军的炮弹一个个的朝自己飞过来,速度之快,数量之密集,让他没有操作的空间。

危机之下,他连忙背着降落伞跳机。

“八嘎!”

下一秒,鬼畑就看着跟着自己的十架飞机全部被抗战军炸毁,连同里面的人也一并魂飞魄散。

鬼畑长叹一声,庆幸自己反应及时,躲过一劫。

殊不知,王虎成的望远镜早就盯上了这个人,在他落地的时候,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抗战军,他们个个手拿把枪,指着自己。

“押着,带走。回军营。”

王虎成看都不看,就冷冷的丢下了这一句话。

擒贼先擒王,鬼畑一倒下,剩下的小鬼子就是弱鸡,面对坦克这种庞然大物,只有变成肉泥这一个下场。

即使有的求饶,愿意归降,但是王虎成丝毫不同意不心软,誓死要杀了这群狗娘养的玩意儿。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准确来说是抗战军的单方面碾压,小鬼子抵抗不住,成了孤魂野鬼,潼关县也浸满了这些人的鲜血,成为了一个血城。

这才是真正的杀的片甲不留,除了鬼畑小鬼子,潼关县再无一人存亡。

鬼畑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挽回不了,气的口吐鲜血,想要自尽,但是却被王虎成拦下了。

“死太简单了,要活着折磨你们才够!”

临安城,水原小鬼子所在的指挥部。

“报告水原队长,有一个不好的消息。”

水原先是眼神一跳,随后漫不经心的回答,这几天他都没听过好消息,久而久之也习惯了。

“什么坏消息,说来听听?”

小鬼子说道:“潼关县.....被屠城了....”

“纳尼?”

“你说什么?”

“潼关县怎么了?”

水原顿时就不淡定了,刚刚还在椅子上坐着,现在已经蹦跶到了桌子上。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谎报军情可是要杀头的。”

小鬼子当然知道,但是他说的也是事实,而且他自己刚知道的时候也是很震惊。

面对水原的咄咄逼问,他硬着头皮描绘了潼关县的场景。

“潼关县被屠城了,到处都是我们战士的鲜血和尸体,房屋坍塌一片,整一个废墟,而且鬼畑队长也下落不明,很有可能躺在这一片血海中。”

听着小鬼子的描述,水原心里泛起冷气,鸡皮疙瘩不由得起来。

屠城。

他一个变态都觉得变态的事情,竟然被抗战军给做了出来。

换个角度思考,他们都能屠城了,可见实力已经碾压了当时的潼关县。

但是,令水原感到害怕的是,当时的潼关县已经被加派的许多兵力,实力仅次于临安城。

这样的阵容,都能被屠城?

“还有没有别的消息了?”水原问道。

小鬼子摇了摇头:“剩下的不清楚,这些都是情报部得来的,具体细节谁都不知道,因为潼关县被屠城,没有消息的流出。”

“那县城里的百姓呢?他们都是炎夏人,抗战军下得去手?”

小鬼子扶额:“水原队长,您是不是忘了,当初占领三个县城的时候,我们把炎夏人全部都赶到其他穷酸的地方了,这里全都是我们自己的人。”

“八嘎!”

“八嘎呀路!”

水原小鬼子怒砸桌子,慢一步的才意识到他们死的不仅仅是帝国的勇士,还有帝国的子民,这种失职,已经让他无言去面对死去的先烈了。

既然如此,水原小鬼子狠下心来,决定拿整个临安和抗战军赌一赌,临安城人流混杂,有炎夏人也有帝国人,他断定抗战军不敢乱来。

——

四河县,指挥部。

“大帅,三座县城已经被我们拿下,冀北最后的小鬼子都躲在临安城了。”周卫国眉飞色舞的汇报战况,说道屠城,内心的激动已经要掩饰不住了。

小主,

“没错,大帅,现在临安城四周都是我们的人,随时都可以进行攻打。”

大帅听后,忍不住问道:“这么着急?战士们不用休息一下?”

王虎成说:“速战速决最好。主要是最近太高调了,拖下去怕小鬼子的头头跑了,然后又卷土重来。”

原来如此,王虎成想的就是周到。

“三天,给战士们歇三天,然后开始打临安城!”

大帅心疼他们,不希望节奏放的太快,于是也不让步。

王虎成答应:“三天之后,我们跟这次一样,踏平临安城。”

“不行!”

“不行!”

大帅和几个团长的异口同声让王虎成有些诧异。

“怎么了吗?”

大帅悠悠开口说:“谢老弟,你们刚来不到一个月,有很多冀北的情况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