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超低发电成本和输配电成本(1 / 2)

“辐射呢?”杨乾问道。

不管是氘还是氚,进行核反应都会释放中子,除非氦3作为原料才不会释放中子,是完全无核污染的核材料。

“我们的碳晶中子阱薄膜材料非常出色,能够捕获99.999%以上的中子,剩下的中子也会被内壁材料挡住,可以做到反应炉外无任何辐射。”

这也是减少中子辐射的关键材料,如果没有这层薄膜,反应炉内壁材料不可能连续使用60年。

“碳晶中子阱薄膜需要多久更换一次?”杨乾又问道。

“这个要根据发电量多寡判断,根据我们的计算,平均发电2000亿度就需要更换一次,按照每天24小时发电,发电功率为2000万千瓦计算。

一次更换可以使用一年以上,不过建议每年更换一次,能更有效减少内壁材料受到的损伤。

更换下来的碳晶中子阱薄膜的碳14元素占比高达80%以上,可以制作成碳14原料或产品用于医疗设备和检测领域,也可以制作成碳14核电池,依然具有很高的商用价值。”

听完林斌讲述,杨乾点了点头,碳14的含量达到这个级别,基本可以用来当核电池使用了。

碳14本身并不值钱,但高浓度的碳14却非常值钱,原因就是分离浓缩同位素的难度太高了。

就像海水里的氘元素也不少,但想要提取出重水,价格就不菲。

“你们有没有计算过,每建设1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需要多少钱?”这是杨乾最关心的问题。

技术资料确实是他给的,但不表示他就知道投入商用后的建设成本。

“这我们还真计算过,根据我们的测算,建设1000万千瓦发电功率的电站,需要投资100亿元左右,比核裂变电站建设成本低了10倍以上。”

林斌的话让杨乾很诧异,如果换成核裂变电站,100万千瓦功率就需要耗费130多亿元,相比之下,核聚变电站就要便宜的多。

“之所以建设费用低这么多,一是占地面积要少得多,减少了土地成本,二是对地点要求不高,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三是不需要建设大量的防污染设施。

不仅建设成本相较低廉,而且运营成本更加低廉,如果按0.1元上网电价计算,一年多就能让1000万千瓦发电功率的电站回本。”

林斌的话再次重击了杨乾的心,感觉投资核聚变电站简直是一本万利。

本来他打算按照实际建设成本翻十倍对外承接工程,现在看来还是太便宜了,按照60年使用周期计算,翻百倍后度电成本也比现在的核裂变电站要低。

平时的维护成本很低廉,就每年更换一次的碳晶中子阱薄膜是最贵的零部件了,但更换下来后依然可以制作C14原料销售,还能回不少本钱。

问题是翻百倍后,能一次建设一座1000万千瓦发电功率的国家和企业就非常有限了,严重制约了发展速度。

这就是矛盾的点,杨乾想要赚更多钱,不想白白便宜了那些发电企业,但发电企业很难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建设。

一座1000万千瓦发电功率的电站,需要投资1万亿元,而且不是降低发电功率建设就能成比例减少费用。

想要年发电量达到9万亿度,需要建设106个千万千瓦的核聚变发电站,也就是需要投资106万亿元。

如果电价不变的情况下,在我国需要20年左右回本,这还没计算运营成本和更换零部件成本等。

杨乾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觉得与其艰难向市场推广自己的核聚变发电技术,还不如干脆自己成为全球能源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