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攻破鲜卑弹汗山,卢俊义上谷投效(2 / 2)

这一次,吴狄罕见地没有对这王庭的妇孺下杀手。

通过战场清理,此战左武卫折损士卒不到百人,受伤者倒是颇多。

这是吴狄率领左武卫进入草原作战,战损最大的一次。

战斗结束之后,吴狄率左武卫在这王庭休整了三日。

清点了缴获的牛羊马匹,以及各种物资后。才在胡人奴隶的运输下,沿着啜仇水一路南下。

进草原之初,不过两万余人。归来时,却是十五万汉胡,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牛羊马匹。

行至马城后,吴狄令辎重营与新兵在此驻扎。

从救回的汉人之中,择了愿意从军的一万青壮,让他们随着辎重营、新兵一起看押被串联起来的胡人。

在遣散了那些想要归乡的万余汉人后,其余八万汉人,皆是愿意跟随吴狄。

于是,吴狄让他们在马城暂时安顿下来。待他拿下代郡之后,便分发土地,让他们在这代郡扎根。

紧接着,吴狄令吴起带着武卒军、翎鸦军、遏锋营,清缴代郡之地鲜卑人、乌桓人,将代郡各县拿下后,张榜安民,归置从草原带回来的汉人。

而后,他则带着杀神骑、虎卫军、锐士营、横冲军、狼骑军,向上谷军进发。

就在吴狄率军进入长城时,在渔阳的公孙瓒,以及在蓟县的刘虞都收到了消息。

当上谷的鲜卑、乌桓听到吴狄率军杀来时,纷纷亡命奔逃至草原。

吴狄迅速拿下了宁县、广宁后,让吕布带兵,前去攻打下落、潘县、逐鹿、雊瞀[gòu mào]四县。

他则带着大部队,拿下了怀来、上谷、沮阳和居庸等县,而后屯兵军都山下,湿余水旁。

两日后,一个让吴狄意想不到的人入营而来。

望着眼前这个须发皆白,与征讨黄巾时判若两人的卢植,吴狄不由有些唏嘘。

此时的卢植,已经五十一岁了。

望着眼前的卢植,吴狄问道:“卢老将军,听说你辞官后,不是在范阳老家教书育人吗,怎会来此啊?”

听到吴狄说起自己辞官,卢植不由一阵苦笑。

卢植:“草民是该称呼你镇北将军呢,还是吴云州,或者是赵王?”

听到这老头话语不咋好,吴狄也没去怪罪他,笑着道:“都是一个代号罢了,老将军即便是称呼小子反贼都行。”

见吴狄这么说,卢植也就开门见山地道:“吴云州,老夫是受幽州牧伯安公之请,前来询问你率军前来幽州,意欲何为?”

吴狄笑着道:“小子说是征战草原累了,来此休整休整,老将军信否?”

听到吴狄之言,卢植正色道:“吴汉安,休要拿此言来糊弄老夫。”

吴狄摆摆手,无奈道:“老将军,这不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嘛。”

闻言,卢植道:“你果真是来夺幽州的。”

“你如此做,对得起先帝吗?”

吴狄:“老将军,先帝却是待我不薄。但大汉如今的诸侯并起之局面,先帝要负一半的责任。

若非他荒淫无度、大修宫室、信用宦官、耽于享乐,怎会搞得民怨沸腾,叛乱四起,更是让世家、豪强做大。

如今的大汉天下,积弊已久,已然千疮百孔,唯有大乱之后,才能大治。”

听到吴狄如此直言不讳,卢植虽是有些气愤,但吴狄说得句句属实。

旋即,卢植问道:“汉安,难道以你之能,出兵洛阳,诛杀黄巢,扶保当今天子,也不能重整汉室天下吗?”

吴狄闻言,摇摇头,问道:“敢问老将军,‘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此言何解?”

卢植闻言,心中一惊。

他惊的是吴狄竟然读过《六韬·文韬·文师》一书。

旋即,他便听到吴狄说道:“小子之见,太公所言,天下并非一家一姓一人,更是不是世家、豪强、士族、某个野心之辈的天下,而是数万万百姓之天下。

我们吃的粮食,是百姓种的,穿的衣裳,是百姓一针一线织的,我们居住的房屋,是百姓建造的,我们出行的马匹,是百姓饲养的...”

不待吴狄说完,卢植已潸然落泪。

片刻之后,卢植目光灼灼地望着吴狄,问道:“汉安,你志在代汉自立吗?”

闻言,吴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他此前说过的横渠四句。

“老将军,吾之志,不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罢了。”

再度听到这熟悉的、振聋发聩的四句话,卢植朝吴狄一礼,然后退出大帐,离去。

五日后,卢俊义带着其父卢植的书信,前来投奔吴狄。

卢植在信中说,为了实现吴狄所言之志。他遣其长子卢俊义到他军中效力,他自己则带着妻子和幼子卢毓前往雁门书院,投奔师弟管宁。

看着卢植的书信,吴狄心道:‘这老头儿,都改变了一定要匡扶汉室的心,却说是去投奔管宁。’

随后,吴狄任命卢俊义在校场考校了卢俊义的武艺,以及统兵才能。让他得到了将士们的认可。

于是,吴狄便任命卢俊义为杂号将军,让其独领一军。从新兵中挑选三千人,组建一营,号为‘玉麒营’。

卢俊义闻言,立即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