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民族感情(1 / 2)

这有缘由的,战争片毕竟是正经片子,而方沂的朋友圈大部分不混青春片,所以之前也不怎么找他。

朝战,新中国立国战。在过去的几十年,陆续有导演试图还原那一场战争。

也许这场战争太富有艺术性,迄今而至,绝大部分朝战片都取得了不错的评分,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常规战争片。

最早是56年拍摄的《上甘岭》,改编自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八连战士和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这片子是任务片,而当时拍电影不计成本,因此接到拍摄任务的制片厂远赴边境实地考察,采访了数百位亲历战士,最终征用了两个营的兵力,挖坑筑道,尽可能还原了那一场战争。

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被誉为第二国歌。

64年又拍摄了电影《英雄儿女》,电影台词“向我开炮!”绝对能入选中国最重要的一百句影视剧台词之一。

60年电影《奇袭》,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卖出了一个亿。

除了以上电影之外,还有反映军事后勤的电影《铁道卫士》《激战无名川》和《慧眼丹心》;反映装甲兵的《英雄坦克手》,反映绞杀战的《碧海红波》和《长空雄鹰》等等。

前辈其实已经把能拍的,能挖掘的全展现出来了,在上个时代达到了当时审美的艺术巅峰。随后中美进入到蜜月期,继而是数十年的经济建设期,不再鼓励拍摄此类电影。于是在艺术上和现实上,都陷入到了一个“朝战片”的真空期。

这个时间点在去年结束了,11年金鸡奖把最佳纪录片颁给了《冰雪长津湖》纪录片,也就是方沂拿到最佳导演的那一届。金鸡奖是偏爱主旋律的颁奖礼,其颁奖的电影似乎是代表了某种态度。

什么意思呢?

可能不会再不鼓励朝战片的拍摄了。

之所以用这种双重否定的模湖语句来描述,是因为本来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这个尺度得创作者自己去摸索。如某编剧曾经想了个不错的点子,但是发觉这个点子可能会不通过,于是打电话直接找负责审查的朋友询问:

“我的故事有问题吗?”

“没问题。”

“那拍出来过不过呢?”

“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呢?你都说没问题的东西,怎么会不知道呢?”

“因为我真的也不知道。”

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导演再去砸钱拍摄朝战了。现在有了转机,陆续有导演拿着本子尝试申请,希望能用今天的技术还原那一场战争。

曾经的朝战片是当时的艺术巅峰,但现在回头看自然有不少缺点,如人物塑造过于脸谱化,场面、特效、武器装备等等不够专业,尤其是对美军的还原上,已经不符合今天的商业战争片要求。

如果是其他人来拍,未必解决得了这些弊端,还不如不拍呢,别丢人现眼。

方沂已经证明过自己了,他最终在这一波申请潮中,是唯一一个拿到了拍摄许可的导演。

五月中旬,方沂去了通州一趟,看看base的特效制作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