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拜相封侯,定乾(1 / 2)

三十九年,六月。

章台宫。

“陛下至——”

“陛下至——”

“陛下至——”

谒者嘹亮的声音响起。

一声接着一声。

宫门大开。

秦始皇乘坐帝辇而来。

百官皆是起身。

“拜见陛下!”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诸卿,坐。”

秦始皇正坐于帝榻,拂袖挥手。

他没有耽误时间。

眼角余光瞥向坐在前面的李斯。

后者也是心领神会,踱步走出。

“禀上,老臣年事已高。”李斯长拜作揖,“自上巡狩起,政务堆积如山。臣每每执笔,手颤难以行书。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穆公起,经献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国历代先君若能看见今日,也必能心生宽慰。灭齐后,陛下曾言六国不过尔尔,必率秦国车骑打下广阔的疆土。”

“现在……陛下做到了。”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攻西南夷,东灭朝鲜。”

“广征四夷,教通四海。”

这些话,李斯早早就已准备好。

他争了大半辈子。

现在,他不想争了。

也不能再争了……

早些年他虽为上蔡小吏,却不满足于现状。他拜师于荀子,意气风发。在稷下学宫与大儒辩经,学了身帝王之术。张苍、韩非等名士,在他眼中那都是弟弟。

出师后,他毅然决然的前往咸阳。靠着荀子这块金字招牌,他顺利成为吕不韦的舍人。靠着手刀笔书法,也得到吕不韦的赏识,并且举荐他为郎官。也是那日起,他有了接触秦王的机会!

他进言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他制定了最新的灭六国之策。

他献谏逐客书。

他为秦王扳倒吕不韦、嫪毐。

他为秦王扫清朝堂楚系势力!

他修订秦律。

……

他做了很多很多。

李斯眸中含着热泪。

他说是看着秦王长大的都不为过。

遥想当初,君臣对坐促膝夜谈。

诉说着心中的抱负和理想。

一桩桩,一件件。

全都是历历在目。

李斯长舒口气,长拜作揖道:“嗣君已定,行监国权。日昃坐朝,驭朽兢怀,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九载於兹……得此嗣君,秦国无忧,万民之福。老臣如今也已年近七十,故昧死言:望上准臣告老免相!”

真的告老了!

虽说在义渠就得到了消息,可当真的看到还是有些吃惊的。毕竟李斯争名夺利大半辈子,谁能想到会主动辞官告老呢?

至于年迈?

范增年纪比他还大咧。

秦始皇这时则踱步走下台阶。

亲手将李斯搀扶起来。

握着他的手,连连摇头。

望着李斯,哽咽道:“丞相虽已年过花甲,独忍弃朕乎!你我虽为君臣,却又是师徒。朕彼时还未亲政,丞相虽为郎官,却行太傅之责。天下虽定却离不开丞相,故勿复言!”

这是真的吗?

很明显,这就是客套话。

能位居朝堂的都是聪明人,岂会看不出来?

他们都看的出来。

皇帝也知道他们都知道。

但是,秦始皇还是得继续演。

要演都不演了,那问题才大了!

“老臣拜谢皇恩浩荡,然斯已难辅国。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丞相位列三公。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统领百官。臣愧对上恩,望上恕罪。”

“丞相,真要告老?”

“敢请上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