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阮响手底下能用的人还是不多,扫盲先生满打满算只有三十个,这三十个先生县城里就要放二十个,剩下的十个散到村子里。
农先生就更少了。
农先生并不是只要会种地就能当,他们必须是老农,有足够的经验,并且通过了扫盲考试,认识八百字以上,能顺利的写出拼音文字掺杂的公文。
还要上过农业课,会唱二十四节农歌,能治理三种以上的害虫,会调制两种农药,且要自己堆过肥,由阮响检查过后,才能成为农先生。
当然,这重重的困难过后就是巨大的收获。
农先生们一个月的工资上千,每季都能得到一匹棉布,餐票都足够他们的家人顿顿吃食堂,考核成绩好的话,他们的考评能往上升一级,就可以当农官了。
所以他们知道自己要被放到陌生的村落里,教人们种地的时候,并不是很慌张。
这是他们当官的阶梯!
当然,被阮响放出来的并不是最优秀的农先生,最优秀的农先生还在村子里,他们要研究育种和杂交。
种子,是种地的重中之重,好的种子亩产和差种子的亩产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阮响倒是想要土豆红薯玉米,但她现在的地盘太小,也不可能去发展海权,让自己这边的船去到美洲,把这些作物带回来。
那就只能想办法提升本地作物的产量了。
现在北边产量最高的作物是小麦,旱稻和高粱,但这个高产,也不过是相比之下,年景最好的时候,一亩地的小麦能产三四百斤——这还是没去掉麦麸的重量。
而在阮响看来,一亩地只有产五百斤以上,在收税的情况下,老百姓才能有点余粮,能去消费,否则就只能想尽办法自给自足。
而杂交育种,没有四五年,是很难见成果的。
阮响让农先生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带徒弟。
对于农先生,阮响是完全不吝啬财力物力的。
比起技术员,农先生们的待遇更好。
他们只要捧上这碗饭,不出什么大错,没有太大的丑闻,阮响的势力又没有被朝廷或者别的什么力量剿灭,那他们可以一辈子过什么都不用担心的生活。
阮响在各个村子待了三个月,确定每个村子都进入正向循环后才回到县城。
县城之所以是县城,自然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更好,平地更多,附近也更适合种地,所以阮响之后大概是很少会回村子里了。
和三个月前比,县城已经大变样了。
周昌在县城里待了小半个月就去村子里找她,只有马二留在这里主持要务。
在世情上,马二不如周昌了解的清楚。
但实事上,马二的行动力和管理能力是比周昌强的。
周昌下意识的把自己固定在幕僚的位子上,而马二则认为自己是阮响的“管家”。
定位不同,做事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县衙也被改造好了,屋顶的瓦片都被换过,破损的地方也都修缮过,现在县衙内都是办公的吏目和官员。
有些吏目还是被留下了,这种一般是他们的长辈,也就是乡老们识时务,看到阮响带人下乡,立刻把自己的田地换成了新的纸币,并且这些乡老的吃相也要好看一些,起码近十年内身上没有人命官司。
不过乡老们是不能再留在村子里了,留着继续当土皇帝吗?
阮响回来的时候也就把他们都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