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五虎谋唐(2 / 2)

龙瀛剑诀 谭漠雪 1931 字 17天前

“这其中会否有诈?”楚易依旧十分不放心。

“楚先生可知,我们五方联盟的主意,首先便是由这‘西凉王’李轨提出的!”

楚易沉吟良久,终于点头道:“那‘定杨王’刘武周盘踞太原北部,他定是趁‘唐王府’的主力被我国与贵府牵制之时,发兵太原。届时长安被困,太原亦不保,‘唐王府’则不复存在!”

且说现今时局,虽是多方占地为王之势态,然自从“唐王府”自太原起兵,一路西下,攻占了“大兴城”,也就是楚易等人口中所说的“长安城”之后,格局便开始逐渐有了一些变化。

“唐王府”从上至下,善用兵者甚多,且广布眼线获取谍报。又多用反间之术或是拉拢贿赂等手法,手段层出不穷。是以不少其它“王府势力”,都在“唐王府”的手底下吃过亏。加之黄伊榕及其师父身居“唐王府国定钦使”之位,或明或暗地为“唐王”李渊出过许多气力,这让李唐更是如虎添翼。

当初“宋义王”孟海公向“山洞圣人”万重山汇报军情之时,曾猜测对李唐构成极大威胁的——“西秦王府”的“西秦霸王”薛举,是死于“唐王府”之手,确是猜得极准!正是身怀绝世武功的黄伊榕出手解决掉了薛举,才使得“唐王府”避过了一场大劫。

渐渐地,江湖诸势力之间虽互相仇视杀伐,但各番王诸侯却俱都将“唐王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剌,欲除之而后快!

“楚先生所言极是!”梁洛仁微微一笑。

看楚易与朱灿的态度,应当是接受了这次的五方联盟之战。梁洛仁心中甚喜,适才被点燃的怒火,此刻也消去了大半。至于战后如何瓜分“唐王府”、分享胜利果实,到时候自然还是得凭实力说话。

梁洛仁思忖:“太原最终应该是刘武周的囊中之物了。李轨性格懦弱,遇事举旗不定,且已占据河西,欲大举图谋中原,实属不易。而以长安城为首的‘唐王府’的大部片区,才是我‘大梁国’与‘南阳王府’的必争肥地。我国有东突厥的强力支持,纵使朱灿武功再高,于他,又有何惧?”

思及此处,梁洛仁暗自窃喜,心情大好。他问朱灿道:“不知‘南阳王’打算如何进攻‘唐王府’?”

“自然是先打南阳城!我——是‘南阳王’!”

**在“话外小贴士”里解释一下,上一章的章节名,我为什么用“联合突厥”,而不用“勾结突厥”。

一个和这个解答有一些关系的话题就是:我个人总结写文其实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主角”为视觉,一路不断地打怪升级,成王称霸之类的。但凡与“主角”作对的,都是“坏人”,这种被称为“爽文”。类似“霸道总裁爱娇妻”之类的文章,就可以归为这种。貌似有相当一部分作者或者读者,比较看不上这种类型的作品。但是,一位我很喜欢的演员,说过一句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存在即合理。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类型的文,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比如“代入感”和“抓眼球”等等。

第二种,是尽量以阐述事实为主,强调客观性和人性等。也就是说,并不是与“主角”对立的,就一杆子都打为“坏人”。

而我的这个文,是想偏重第二种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种,尽量地想把两种融合来写。

隋末唐初的这段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各大小势力占地为王的乱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针对每一股势力来说,争权夺利都难以界定谁对谁错。最终国家还是要统一,人民才能安享太平。

即使就当时来说,突厥不是中原人,梁师都等人又是勾结突厥的人,但是我觉得:突厥、梁王府、南阳王府、定杨王府、西凉王府与唐王府,应该处于一个“对等”的位置,并没有谁高谁低,也不能像后人“开天眼”般的认为:当时的“唐王府”,就更优越一点。我看过某桥段——渭水桥畔,突厥几十万大军被李世民吓尿的桥段。老实说,看得是很爽,但是觉得也很扯……

所以,综上,章节名我用了“联合突厥”,而不是“勾结突厥”。

针对那时乱世下的众势力,现代人虽无法合理评判古人的是非对错,但其实我自己还是有一些自己的主观偏好的。

郭靖大侠说得好(其实是金庸先生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些道理,其实都指向一个点。

所以,那么多股势力里面,“以民为先”的统治阶级,我相对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