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提醒(1 / 2)

第七十五章 提醒

次日,王禀带着王荀专程到客栈向赵朗等人致谢,并在城中金华楼宴请赵朗一行。

王禀四十岁上下年纪,身着文武袍,剑眉入鬓,双目有神,一把大胡子,特显威严。

《水浒传》中把王禀这个民族英雄写成是枢密使童贯的跟班,专抢夺梁山军的功劳,还与另一个童贯的跟班赵谭合谋,以阮小七曾经穿着方腊伪造的黄袍为由,上报朝廷。结果阮小七被免去了盖天军都统制的官职,贬为平民,把王禀写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把一个民族英雄写成这样,究其原因,就是宋钦宗降金后,下旨令王禀也向金兵投降。而王禀不遵圣旨,坚决不向金兵投降,并怒斥宋钦宗派来让他投降的大臣路允迪。从此以后,那些随时转换主子的文官们、大儒们便把他视为异类,这些掌握舆论传播的儒教精英就不遗余力地对王禀抹黑诬陷,连《水浒传》也不能免俗。

细细一想其实也很合情理,人家士大夫、大儒、文人精英都投降了,你王禀一个武将却誓死不降,那不就把人家士大夫、大儒、文人精英都打脸了吗,都被映衬成汉奸了!那还得了!一定要把王禀写成一个小人,这才显示出那些投降的文人才是精忠报国的好人嘛。君不见大明也有“水太凉”的钱谦益,民国也有“曲线救国”的汪精卫?

汉奸一定不会认为自己是汉奸的。

真实的历史中,王禀是位真正的民族大英雄。王禀先是童贯南平方腊的先锋大将、步兵统制,平定方腊的谋略与战役均出自王禀,也正因为平方腊有功,打仗有方略,被封为太原副都总管,统领宣抚司所有兵马。接着便是太原守卫战,王禀为了死守太原城,带领全城军民重新修筑工事,坚壁清野。当面之敌是向来野蛮凶残的金军7万精兵,由完颜宗翰(粘罕)率领的西路军。王禀率领两万军民,先后击败了金兵的九次攻城,但是此时城中早已断粮,一切能食用的物品都被守军吃了,甚至弓上的牛筋和盔甲上的牛皮,战马和鞍具,城内的树皮草根都吃完了。宋钦宗拒不派兵支援和运送粮草,此时城中军民伤亡十之八九,即便这样,王禀的抗金信念也毫不动摇。太原城粮尽援绝,王禀带领剩下的军民跟冲进城中的金兵展开巷战,王禀负伤十多处,最后背着太原祠庙中供奉的太宗赵光义的画像跟他的儿子王荀一道投汾河而亡。遗体被幸存的百姓发现,为了避免将军的遗体被金兵发现报复,于是百姓们将王禀的遗体藏匿并就地安葬于一个小村落中,后来村庄被人们叫做王村。

眼前的王禀还是观察使,宋代的观察使无职掌,无定员,亦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准备升迁之寄禄官,实系虚衔,定位从四品。王禀尚未真正掌兵,按历史轨迹,今年他便会任职步兵都虞侯,相当于婺州的步兵统领,领兵约五千人,明年方腊作乱,童贯南征,王禀就会升任步兵统制,领兵一万。

无论如何,从四品的王禀成上位者已久,气势自是威严逼人。赵朗一年来也是统领一万多人的上位者,气势自成,倒也丝毫不怵。源于敬重这位抗金民族英雄之故,赵朗在王禀面前执晚辈礼。

王禀对赵朗很是客气,两个儿女都受过赵朗相救,他也是真心的感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朗便找了个由头,提醒王禀道:“王大人,晚辈从江州到婺州,这一路遇见山匪、水匪无数,几乎每座高山山脚下就有强盗截道,若不是我略有武力,加上身边众护卫也得力,想必也不能安全到达婺州。这江南东路的世道这么乱吗?”

王禀放下酒杯,长叹一声道:“赵大侠,这江南东路强人遍野是近两三年之事,源于那江南应奉局朱勔,巧立名目,大肆操办‘花石纲’,江南百姓深受其害,加之前年江南东西两路均发大水,流民十数万,更加重了盗匪滋生,王某身居观察使,已将此事奏报天听,想来朝廷必有应对之策。”

赵朗道:“从江州经饶州(景德镇周边)过信州、衢州,再至婺州,这一路之上,有名为摩尼教之教派,教徒甚众,势力极大。若是劝人为善也就罢了,但其却在官道之上、大山山脚,截道敛财,大有代替官府收税之势,长此以往,恐会生乱,祸及江南呐!”

王禀亦扼腕叹息道:“此等现象,我也有所察觉,可惜我这观察使只是虚职,并没有兵权,身边只有二百亲兵,若我有三千精兵,必一鼓而下,把那摩尼教之恶徒斩杀贻尽。”

赵朗笑道:“王大人,我是一个教书先生,但也精通面相之术,我观你官星发亮,估计近期内便会有实职任命,看那发亮的程度,估计是都虞侯之类之职。你暂且姑妄听之,哈哈哈……”

王禀一听,先是愕然,继而又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