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施行新法的挑战(2 / 2)

凤栖长安 杜发明 3149 字 23天前

晚晴心头一震,握住老人的手说道:“老伯,新法绝不是空话。我来此,便是为察看实施的效果。若有官员懈怠,本宫必严惩不贷。”她当即命令随行的御史清查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发现确有部分官员阳奉阴违,暗中操纵土地清查的流程。晚晴毫不犹豫,下令革职查办,并让御史公布新法的内容与执行标准,亲自监督落实。

她的雷厉风行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百姓看到有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对新法表示支持。而那些因利益受损的世家,则不得不暂时退缩,不敢再肆意妨碍。

北方之行的成功让晚晴信心大增,她决定扩大巡察的范围,将改革的成果与阻力同时带回朝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她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多个地区。她不仅看到了新法带来的希望,也见证了种种问题:有地方官员因政策失误导致民怨沸腾,也有大臣联合乡绅制造假象试图蒙蔽朝廷。每一次挫折,都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改革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超预期。

回到京城后,晚晴在朝堂上呈递了详尽的巡察报告,用确凿的数据与证据证明,新法的施行正在改变百姓的生活。她当众宣读了一封封百姓的感谢信,有人感谢新法让他们重新拥有了土地,有人因减税得以延续生计。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纷纷低头思索。

然而,仍有顽固派试图反驳。一名御史站出来说道:“皇后娘娘,这些报告虽令人欣喜,但难保其中没有夸大之处。倘若只是局部成功,又如何能说明新法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晚晴并未被激怒,而是淡然一笑:“所以,本宫愿意接受诸位大人的建议。若有哪一位愿意亲自前往实地考察,本宫会为他安排一切,甚至愿意陪同。这样,大人们心中便无疑虑了。”

这番话让朝堂震动。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开始动摇,几位年轻的大臣甚至主动表态支持新法。他们认为,皇后敢于用事实说话,足以证明改革的真诚与必要性。

最终,晚晴用她的坚持与智慧,逐渐赢得了朝堂的信任。她深知,改革的道路依然漫长,但只要坚定信念,终能拨开云雾,见到光明。

新法的颁布,带着晚晴满腔的期待与希望。然而,正如每一次变革都会伴随着阵痛,她也深知这一次不会例外。改革从来不是一条坦途,而是披荆斩棘的征程。新法实施后的短短几个月里,朝堂上的争论已如风起云涌,阻力从各个方向汹涌而来。

早朝之上,礼部尚书杨郁第一个站了出来。他身着官袍,拱手行礼后,声音铿锵:“皇后娘娘,新法虽以利民为宗旨,但牵涉诸多旧制,推行不免过急。臣担忧民间承受不住这等变革的震动,恐引发更大的动荡。臣以为,应当缓行。”

杨尚书话音未落,另几位资历深厚的大臣纷纷响应,或委婉,或直白,都对新法提出了质疑。有人指出税制改革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可能导致地方不稳;也有人担心民间的负担会因此加重,未见惠民先见困苦。更有少数顽固守旧的官员直接暗示,新法带来的利益分配调整,可能削弱朝廷的根基。

晚晴站在高高的凤椅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朝堂。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尽收眼底。她深知这些反对的声音,并非仅仅是害怕变革。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核心,他们的反应如此强烈,正是因为晚晴的目标刺中了要害。旧制之下,权贵与世家的利益盘根错节,这张盘踞了数十年的大网,早已成为朝廷无法忽视的隐患。

她向皇帝递了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后轻步走至朝堂中央,凤袍曳地,尽显从容。晚晴轻声说道:“诸位大人所言,本宫全然听在耳中。施行新法之初,本宫亦清楚难以一蹴而就,甚至会遭遇诸多质疑与阻碍。然而,诸位可曾细思,这些年来,百姓赋税之重、商贾行贿成风、田地兼并无度,这些现象的根源究竟为何?若我们继续以旧制治国,又能维系多久的太平?”

她的声音并不激烈,却透着一股深沉的力量,让朝堂上的人忍不住重新端正神色,思考她的问题。紧接着,她向众臣递上详细的奏折,那是关于新法初步实施的结果汇报。她说道:“这些数据,乃是各州府真实上报,望诸位大人细细阅读。新法虽初行,但已有可喜之处,例如江南地区因减税而活跃的商贸,北疆因土地清查而复垦的万亩良田。是,我们仍面临阻力,但若不迈出第一步,又如何见到曙光?”

晚晴的这一番话暂时平息了争论,但阻力并未真正消失。她明白,仅凭言辞无法彻底扭转局势,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

她决定亲自巡察,深入百姓间倾听民意。皇帝起初担心她的安危,但晚晴坚定地说:“朝堂之上的阻力,说到底源于大臣对民心的不了解。若能用事实为新法正名,阻力自会减少。”皇帝最终答应,并为她安排了妥善的护卫。

晚晴的巡察第一站是北方的边陲之地。这里一直是赋税最重、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区,新法实施后,地方官员因畏惧改革对自己的影响,执行得并不彻底。晚晴到达时,正逢秋收,田间的农夫个个面黄肌瘦。她悄然换上了布衣,走进村庄,与百姓面对面交谈。起初,人们因她的身份显赫而拘谨,但她温言相询,渐渐打开了他们的心扉。

一位老人满脸沧桑,诉说着过去的苦难:“娘娘,不瞒您说,这些年地里的粮,种出来都归了地主。我们交不起租子,便要卖儿卖女。听说新法要重新丈量土地,我们都盼着呢,可地方官员拖拖拉拉,迟迟不见动静。娘娘,这新法是不是个空话?”

晚晴心头一震,握住老人的手说道:“老伯,新法绝不是空话。我来此,便是为察看实施的效果。若有官员懈怠,本宫必严惩不贷。”她当即命令随行的御史清查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发现确有部分官员阳奉阴违,暗中操纵土地清查的流程。晚晴毫不犹豫,下令革职查办,并让御史公布新法的内容与执行标准,亲自监督落实。

她的雷厉风行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百姓看到有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对新法表示支持。而那些因利益受损的世家,则不得不暂时退缩,不敢再肆意妨碍。

北方之行的成功让晚晴信心大增,她决定扩大巡察的范围,将改革的成果与阻力同时带回朝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她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多个地区。她不仅看到了新法带来的希望,也见证了种种问题:有地方官员因政策失误导致民怨沸腾,也有大臣联合乡绅制造假象试图蒙蔽朝廷。每一次挫折,都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改革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超预期。

回到京城后,晚晴在朝堂上呈递了详尽的巡察报告,用确凿的数据与证据证明,新法的施行正在改变百姓的生活。她当众宣读了一封封百姓的感谢信,有人感谢新法让他们重新拥有了土地,有人因减税得以延续生计。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纷纷低头思索。

然而,仍有顽固派试图反驳。一名御史站出来说道:“皇后娘娘,这些报告虽令人欣喜,但难保其中没有夸大之处。倘若只是局部成功,又如何能说明新法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晚晴并未被激怒,而是淡然一笑:“所以,本宫愿意接受诸位大人的建议。若有哪一位愿意亲自前往实地考察,本宫会为他安排一切,甚至愿意陪同。这样,大人们心中便无疑虑了。”

这番话让朝堂震动。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开始动摇,几位年轻的大臣甚至主动表态支持新法。他们认为,皇后敢于用事实说话,足以证明改革的真诚与必要性。

最终,晚晴用她的坚持与智慧,逐渐赢得了朝堂的信任。她深知,改革的道路依然漫长,但只要坚定信念,终能拨开云雾,见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