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朝堂的隐秘联盟(1 / 2)

凤栖长安 杜发明 2720 字 21天前

朝堂之上,气氛向来波谲云诡,表面的恭顺与平和往往掩盖着暗流汹涌的权力争斗。晚晴深知这一点,尤其是近来种种迹象表明,朝中有几名权臣正在暗中结盟,意图通过共同发难来削弱皇权,从而削弱她的影响力。这一联盟虽隐秘,但并非无迹可寻。他们的目标,既是针对皇帝的放权态势,也是对她在改革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进行挑衅。

起初,晚晴从一名御史台小官的奏章中察觉到端倪。这名官员虽无意参与权力斗争,却因其职责敏锐地察觉到几名大臣在某些议题上出奇地保持一致。这些议题涉及新法的推行、地方赋税的调整,以及对部分军权的重新划分。这种一致性本应是偶然,但却频繁出现在那些原本利益冲突较大的大臣之间,令人不禁心生疑窦。

晚晴未将此事立即告知皇帝,而是秘密召见了几位与她关系密切的朝臣。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她得到了更多细节。这些暗中结盟的权臣多为地方权贵的代言人,尤其以几个掌握军权的大员为核心。他们的目的,是通过联合弹劾或抵制改革,迫使皇帝重新收回权力,甚至废除部分新法,以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面对这一隐秘的威胁,晚晴并未慌乱。她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继续搜集确凿的证据,摸清联盟的完整结构;第二步,利用他们之间潜在的矛盾,逐步瓦解这个联盟。

为了达成第一步,她派出了自己的心腹——一名曾在京城暗探中颇有名声的侍卫,假意辞官从商,以商人身份接近联盟中的几位核心人物。这名侍卫深谙人心,利用这些权臣对财富和人脉的兴趣,与他们的亲信建立了联系。他巧妙地通过酒席间的闲谈和几次不经意的试探,拼凑出了一张联盟的结构图。

通过这张图,晚晴发现,这个联盟由五位大臣为核心,其中以兵部尚书陈熙为首。他以手握边军调动权为基础,与工部侍郎李昂、户部尚书魏然等人形成了利益同盟。这几人背后则是各自的地方派系支持,分别掌控着军政、赋税和地方治理的重要节点。

同时,晚晴也意识到,这些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联盟基于共同利益,但在分配权力的细节上暗藏嫌隙,尤其是陈熙与魏然之间,因去年一场边境调兵的利益冲突早已埋下了裂痕。晚晴决定将这一点作为突破口。

她的第二步行动悄然展开。晚晴首先通过一名与魏然关系密切的户部官员传出风声,暗示朝廷正在密谋削减地方财政支出,而主要受影响的正是魏然负责的几个重要州郡。与此同时,她派人接近陈熙,以探讨新法对军队粮饷分配的潜在风险。两条线同时展开,迅速点燃了这两位权臣之间的矛盾。魏然开始怀疑陈熙试图通过操控军队资源争夺更多话语权,而陈熙则对魏然私下的活动心生戒备。

为了进一步制造裂痕,晚晴在朝堂上亲自推动了一项看似无害但实际深远的新法修订。这项修订涉及地方赋税使用权限的重新划分,其中规定,地方官员需定期向中央汇报资金流向。这一提议表面上合理,但其真正的目标是触及魏然的利益。果然,魏然对此大为不满,在朝堂上公开提出质疑,并试图拉拢陈熙等人共同反对。

然而,陈熙因早前的警告已对魏然心存疑虑,他并未响应魏然的呼吁,反而在朝堂上保持了中立态度。这一态度使魏然感到孤立,也让联盟内部的不和逐渐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晚晴秘密召见了另一名联盟成员——工部侍郎李昂。这位大臣虽然参与了联盟,但他对联盟中的激进策略一直有所保留。晚晴深知李昂的弱点,他是个典型的官场“骑墙派”,希望既保住自己的利益,又不至于得罪皇权。晚晴利用这一点,以隐晦的方式向他透露,皇帝对联盟活动已有所察觉,并将重点放在调查财政和军权领域。她劝告李昂及早抽身,以免成为皇帝怒火的牺牲品。

李昂果然动摇。接下来的一次朝会中,他选择支持晚晴提出的一项关于工部预算调整的提案,而这一提案实际上是削弱联盟部分势力的关键措施。李昂的“叛变”令联盟内部更加混乱,其他成员开始猜疑是否还有人私下向皇帝投诚。

在一连串的谋划后,晚晴决定发动最后一击。她秘密安排了一场突袭调查,目标直指陈熙的亲信。由皇帝亲自下令,锦衣卫突然对京城内一处库房进行搜查,并当场查获了一批未备案的军需物资。陈熙百口莫辩,被迫以管理不善为由向皇帝请罪。虽然皇帝暂未治他的罪,但他的威信和权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随着陈熙的倒台,联盟的其他成员迅速分崩离析。魏然因其州郡财务问题被罢免,李昂则主动请求外调,以避开京中的风波。晚晴巧妙地将整个联盟瓦解,既未直接与任何人交锋,又成功让皇帝意识到自己在维系朝堂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朝堂之上,气氛向来波谲云诡,表面的恭顺与平和往往掩盖着暗流汹涌的权力争斗。晚晴深知这一点,尤其是近来种种迹象表明,朝中有几名权臣正在暗中结盟,意图通过共同发难来削弱皇权,从而削弱她的影响力。这一联盟虽隐秘,但并非无迹可寻。他们的目标,既是针对皇帝的放权态势,也是对她在改革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进行挑衅。

起初,晚晴从一名御史台小官的奏章中察觉到端倪。这名官员虽无意参与权力斗争,却因其职责敏锐地察觉到几名大臣在某些议题上出奇地保持一致。这些议题涉及新法的推行、地方赋税的调整,以及对部分军权的重新划分。这种一致性本应是偶然,但却频繁出现在那些原本利益冲突较大的大臣之间,令人不禁心生疑窦。

晚晴未将此事立即告知皇帝,而是秘密召见了几位与她关系密切的朝臣。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她得到了更多细节。这些暗中结盟的权臣多为地方权贵的代言人,尤其以几个掌握军权的大员为核心。他们的目的,是通过联合弹劾或抵制改革,迫使皇帝重新收回权力,甚至废除部分新法,以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面对这一隐秘的威胁,晚晴并未慌乱。她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继续搜集确凿的证据,摸清联盟的完整结构;第二步,利用他们之间潜在的矛盾,逐步瓦解这个联盟。

为了达成第一步,她派出了自己的心腹——一名曾在京城暗探中颇有名声的侍卫,假意辞官从商,以商人身份接近联盟中的几位核心人物。这名侍卫深谙人心,利用这些权臣对财富和人脉的兴趣,与他们的亲信建立了联系。他巧妙地通过酒席间的闲谈和几次不经意的试探,拼凑出了一张联盟的结构图。

通过这张图,晚晴发现,这个联盟由五位大臣为核心,其中以兵部尚书陈熙为首。他以手握边军调动权为基础,与工部侍郎李昂、户部尚书魏然等人形成了利益同盟。这几人背后则是各自的地方派系支持,分别掌控着军政、赋税和地方治理的重要节点。

同时,晚晴也意识到,这些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联盟基于共同利益,但在分配权力的细节上暗藏嫌隙,尤其是陈熙与魏然之间,因去年一场边境调兵的利益冲突早已埋下了裂痕。晚晴决定将这一点作为突破口。

她的第二步行动悄然展开。晚晴首先通过一名与魏然关系密切的户部官员传出风声,暗示朝廷正在密谋削减地方财政支出,而主要受影响的正是魏然负责的几个重要州郡。与此同时,她派人接近陈熙,以探讨新法对军队粮饷分配的潜在风险。两条线同时展开,迅速点燃了这两位权臣之间的矛盾。魏然开始怀疑陈熙试图通过操控军队资源争夺更多话语权,而陈熙则对魏然私下的活动心生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