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集市(1 / 2)

赵家村外,原本赵家堡附近的一座小山下,用竹子围成一个营地,营地之中便是红营新开的大集,集市里密密麻麻的摆满了摊铺,在臂膀上绑着红巾的红营干部和穿着号衣的衙役的引导下留下一道道供人行走的道路,一圈一圈,倒是整整齐齐。

讲究一点的是竹子做的篾席用两根长条凳子垫着,上面摆着用来交易的手工艺品和瓜果食品,大多是外地来的脚商小贩,而更多的也是随便一点的,就是一张破布当作摊铺,或者就直接摊在地上,然后堆上一些粮食、应季的蔬菜和用不着的零碎、家具,这些大多是便是永宁县当地的村民,卖掉自家的农余产品,换一些针头线脑、柴盐酱油之类的生活物资。

规格更高的,则是永新、吉安等地来的中小商贩,直接用装货的马车驴车当着摊铺,售卖的都是永宁县里见不着的新鲜玩意、布匹纸张等等,还有许多种鸡种鸭、种猪种羊之类的农货,甚至还卖着新鲜的水果。

集市里头还有几间新建的木屋,都是红营自己的店铺,售卖农具、矿石样品、山货竹木、缴获的地主官绅家里的瓷器饰品等等,也大量采购着外地商贾贩卖进来的棉花、纸墨、盐、药材等紧缺的物资,还有一家四海商号的铺子,专门用来帮百姓换钱借贷、帮来往的商贩存钱取钱。

集市之中也不仅只有这些摊贩,唱野戏的班子、玩皮影的艺人、耍杂耍的班子、说书卖字画的“文化人”、算命的天师真人,这些总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的生意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人潮扎堆的集市,红营专门划了一角给他们,各种把戏耍起来,倒是弄得这集市热热闹闹,一片红红火火的模样。

刘老六也在集市里头摆了间铺子,把家里吃不完的粮食都搬了出来卖,但本村的村民大多也都是卖粮食的,他的铺子又在角落里头,没什么人光顾,不过刘老六也不着急,他本来也不缺钱花,而且早就问清楚了,村民们剩下的粮食和果蔬,散集之后红营都会按市价买走。

红营在永新和吉安打下不少地主官绅的庄堡,发了笔大财,那么多钱存在手里不能吃不能穿,除了少部分拿来做四海商号准备发行的纸钞的预备金,大多还是要投入市场上来流通的,而买来的粮食果蔬红营正好拿来自用,就算用不完,只要有运输的能力,这天下还怕有卖不出去的粮食?

刘老六今天来本身也是凑个热闹,能赚一点是一点,顺便看一眼正在集市里维持秩序的儿子,本来也不在意自己的摊子生意怎么样,没人光顾正好乐得清闲,拿了一份从儿子床头悄悄摸来的军报,看着上面的小人图,摸着报上的字,吭哧吭哧的寻找着报上有没有自己刚在识字班里学的那几个字。

只可惜这份清静没有持续多久,一声咳嗽声传来,刘老六抬头看去,却见五六个脚商打扮的人站在他身前,领头的那个矮矮壮壮、肌肉结实,笑眯眯的朝着刘老六问道:“老汉,做不做生意?”

刘老六一愣,双眼微微眯起,打量了他们一番,将军报一收,问道:“几位是从哪里来的?要买粮食吗?”

“俺们是从吉安来的脚商,听说这里办大集,来凑凑热闹......”那矮壮的汉子依旧满脸笑眯眯的模样,一口吉安的土话:“俺们不买粮食,你手上的那东西俺们倒是感兴趣,能不能卖给俺们。”

刘老六双眼微眯着,掂了掂手里的军报,犹豫了一阵,婉拒道:“几位,这报纸是俺儿子的,俺若是卖了......”

“老汉,考虑一下嘛!”那矮壮的汉子呵呵一笑,从腰间搭包里摸出一块碎银子,塞进刘老六手里:“这么些银子换一张纸,难道不划算吗?您在这里卖粮食,看着也没什么人上门,要卖多久才赚得到这块碎银?”

刘老六犹豫一阵,点点头,将那军报递给那矮壮汉子,那矮壮汉子道了声谢,领着几个脚商一起走了,在刘老六旁边摆摊的邻居凑了过来,奇怪的说道:“嘿,刘老六,你是走了什么财运?竟然有吉安的脚商花这么多银子买一张纸诶!”

“那些家伙不是吉安人,他们一开口俺就听出来了,吉安的土话学的很像,但口音却隐约是赣北的口音!”刘老六将那碎银攥紧,转身便走:“老古,帮俺看着摊子,俺去找俺儿子,这帮人一定有古怪!”

正当刘老六跑去找人之时,那些“脚商”寻了处相对安静的地方,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一阵,不一会儿,又有两个“脚商”挤过人群走了过来,领头的一人低声说道:“我们去找了那些臂膀上绑着红巾的人,还有那些衙役,都不收我们的钱,说是若被红营查出来了,算是行贿,以后就不能去学堂夜校读书,也不能当干部了,那干部......应该就是红营的官吏。”

另一名“脚商”接话道:“我问了那商铺的账房,他们说四海商号不仅管借贷和买卖,以后可能还要发行纸钞,另外四海商号也准备趁着这次集市把百姓手里的银钱收回一部分,全部统一重铸,以后的集市上逐渐只能流通四海商号统一制铸的钱钞金银。”

那矮壮的汉子点点头,将手上的军报一展:“你们看看这邸报,第一版讲的都是红营的纪律法规、政策条文,这红营有学堂、有军队、有邸报、有官吏,甚至还要自己铸钱发行,这哪里是山贼?明明就是一个朝廷官府!”

“咱们再去永宁县里转一圈,看看永宁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然后再赶回南昌报告!”那矮壮的汉子将军报收起,见到身边一人眉间紧锁在看着什么,问道:“老四,怎么了?”

“那几个给我们带路的娃娃......”那脚商朝着一处人潮一指:“我刚刚好像又看到他们了,他们似乎一直跟着咱们.......不好!快散!”

话音未落,忽听得一声虎吼:“一个别放过!统统拿了!”

赵家村外,原本赵家堡附近的一座小山下,用竹子围成一个营地,营地之中便是红营新开的大集,集市里密密麻麻的摆满了摊铺,在臂膀上绑着红巾的红营干部和穿着号衣的衙役的引导下留下一道道供人行走的道路,一圈一圈,倒是整整齐齐。

讲究一点的是竹子做的篾席用两根长条凳子垫着,上面摆着用来交易的手工艺品和瓜果食品,大多是外地来的脚商小贩,而更多的也是随便一点的,就是一张破布当作摊铺,或者就直接摊在地上,然后堆上一些粮食、应季的蔬菜和用不着的零碎、家具,这些大多是便是永宁县当地的村民,卖掉自家的农余产品,换一些针头线脑、柴盐酱油之类的生活物资。

规格更高的,则是永新、吉安等地来的中小商贩,直接用装货的马车驴车当着摊铺,售卖的都是永宁县里见不着的新鲜玩意、布匹纸张等等,还有许多种鸡种鸭、种猪种羊之类的农货,甚至还卖着新鲜的水果。

集市里头还有几间新建的木屋,都是红营自己的店铺,售卖农具、矿石样品、山货竹木、缴获的地主官绅家里的瓷器饰品等等,也大量采购着外地商贾贩卖进来的棉花、纸墨、盐、药材等紧缺的物资,还有一家四海商号的铺子,专门用来帮百姓换钱借贷、帮来往的商贩存钱取钱。

集市之中也不仅只有这些摊贩,唱野戏的班子、玩皮影的艺人、耍杂耍的班子、说书卖字画的“文化人”、算命的天师真人,这些总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的生意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人潮扎堆的集市,红营专门划了一角给他们,各种把戏耍起来,倒是弄得这集市热热闹闹,一片红红火火的模样。

刘老六也在集市里头摆了间铺子,把家里吃不完的粮食都搬了出来卖,但本村的村民大多也都是卖粮食的,他的铺子又在角落里头,没什么人光顾,不过刘老六也不着急,他本来也不缺钱花,而且早就问清楚了,村民们剩下的粮食和果蔬,散集之后红营都会按市价买走。

红营在永新和吉安打下不少地主官绅的庄堡,发了笔大财,那么多钱存在手里不能吃不能穿,除了少部分拿来做四海商号准备发行的纸钞的预备金,大多还是要投入市场上来流通的,而买来的粮食果蔬红营正好拿来自用,就算用不完,只要有运输的能力,这天下还怕有卖不出去的粮食?

刘老六今天来本身也是凑个热闹,能赚一点是一点,顺便看一眼正在集市里维持秩序的儿子,本来也不在意自己的摊子生意怎么样,没人光顾正好乐得清闲,拿了一份从儿子床头悄悄摸来的军报,看着上面的小人图,摸着报上的字,吭哧吭哧的寻找着报上有没有自己刚在识字班里学的那几个字。

只可惜这份清静没有持续多久,一声咳嗽声传来,刘老六抬头看去,却见五六个脚商打扮的人站在他身前,领头的那个矮矮壮壮、肌肉结实,笑眯眯的朝着刘老六问道:“老汉,做不做生意?”

刘老六一愣,双眼微微眯起,打量了他们一番,将军报一收,问道:“几位是从哪里来的?要买粮食吗?”

“俺们是从吉安来的脚商,听说这里办大集,来凑凑热闹......”那矮壮的汉子依旧满脸笑眯眯的模样,一口吉安的土话:“俺们不买粮食,你手上的那东西俺们倒是感兴趣,能不能卖给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