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官领命离去,韩信神情凝重,面露忧色。
此次阵前交锋,双方皆遣出最为勇猛之将。
历经数百回合激战,两人虽难分胜负,然在武力上可谓旗鼓相当。
按计划,韩信欲让匈奴人领略楚人之悍勇。
然观此结果,匈奴人异于百越,亦非西南诸国可比。
其武力之强盛,竟毫不逊色于大楚。
倘若匈奴人无骑兵之优势,莫说三十万匈奴人,即便百万匈奴大军,他亦全然无惧。
于兵事,他具旁人难以企及之深邃见解。
莫论白起、王翦之辈,即便与孙武对敌,他亦有信心令对方明了何为真正之歼灭战。
他内心虽自信满满,然当下局势实对己方颇为不利。
灭汉之时,他心中早有筹谋。
计划中,他将统率百万楚军北进,并倚仗楚国强大之后勤补给,以步步为营之策,为大楚国逐步吞噬草原之敌。
即便匈奴人如何强大,他坚信,假以时日,必能将匈奴人彻底逐出草原。
然如此长途跋涉,虽有望灭敌,亦极可能使偌大之楚国钱粮耗尽。
念及此处,韩信不禁扼腕叹息。
兵事虽盛,然难敌长远之谋。
经此一事,他对留下上策的范增愈发尊崇,对体恤民情的项羽更是钦佩有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韩信暗自慨叹之际,冒顿已然回到大帐。
归至大帐,其面色阴沉。
借由龙苴之战力,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事实。
现今之楚军,与昔日之汉军迥然不同,这些楚军虽身陷绝境,然观其气势,显然并未将己方放在眼中。
此等状况,冒顿多年未遇。
昔日,匈奴吞并东胡后,其威势于草原之上无人不惧。
但凡闻知匈奴骑兵将至,除弃城而逃外,亦唯有无奈等死而已。
相较曾经之敌,现今之楚军仿若一支常胜之师。
任凭匈奴人如何张牙舞爪,亦难以一口吞下这支坚硬的孤军。
若不击溃这些楚军,冒顿实难心甘。
明知楚国皇帝项羽正在军中,只需擒获项羽,那广袤之楚国必将覆灭。
深知项羽对楚军之重要性,冒顿愈发不愿罢手。
毕竟,此诱惑甚巨,实超预期。
怀着这般欲望,冒顿下令务必歼灭入境之十万楚军。
见冒顿决心已定,右贤王道出其个人之见解。
他以为,楚军所据之高地不足为惧。
可惧者,乃其依地势所布之阵列。
于楚军最前方,现今已现大量壕沟。
壕沟之后,乃是预先部署的拒马与辎重车辆。
而这些阻挡马匹之物的后方,乃是楚军严阵以待的长戟、长枪阵。
此阵之后,便是那杀伤力惊人的弓箭手与弓弩手。
在这层层防御之中,那伤害最大的弓箭手又居于最后的高地。
如此,他们既能居高临下地攻击我方,又能完好无损地保存自身实力。
面对这宛如乌龟壳般的防御体系,要想歼灭这十万楚军,我方必将付出数倍于敌的伤亡。
右贤王道出了楚军的优势,左贤王颔首表示认同。
他看向冒顿时,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远处的陈豨和臧荼二人。
冒顿心领神会,顺着左贤王的目光望去,他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见冒顿未能完全领会,左贤王起身走到冒顿身旁。
“………………”
他一阵低语后,冒顿紧绷的神情瞬间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