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苏秦(2 / 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游说艺术

苏秦的游说艺术在战国时期堪称一绝。他运用“利导法”即肯定优势、指出危机、出谋划策、分析利弊、以利导之的说服模式成功说服了各国君主加入合纵联盟。他的游说策略包括从对方利益出发、强调与秦国的敌对关系、夸大行为选择的受益程度和受害程度、以地理状况加强说服以及给予褒扬和激将法等。这些策略使苏秦在游说中纵横捭阖敏捷地选取各种所需要的材料和论据蒙蔽和说服对方。

四、轶事典故

1、悬梁刺股

苏秦在求学期间为了保持清醒刻苦攻读《阴符》常常读书至深夜。每当他感到困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提神醒脑。这就是“刺股”的典故。而“悬梁”则出自东汉的孙敬他读书时用绳子将头发悬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这两个典故都成为了后世勤奋学习的典范。

2、巧对楚王

苏秦在游说楚国时楚王对他非常客气并希望他能多留些日子。苏秦便巧妙地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玉还贵柴禾比桂树还贵通报人员像鬼一样难见大王您更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拿玉当粮食拿桂当柴禾烧通过小鬼见高高在上的天帝我实在是无法忍受啊。”楚王听后惭愧不已便请苏秦到客馆住下。

3、前倨后恭

苏秦早年游历列国穷困潦倒而归时遭到了家人的冷嘲热讽。然而当他成功游说六国合纵身佩六国相印途经家乡洛阳时他的家人都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对他嫂子说:“为何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呢?”他嫂子趴在地上回答说:“因为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这就是“前倨后恭”的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地位或境遇下对待他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4、藏书数十

相传苏秦藏书数十箧私人的藏书数量颇为可观。他的藏书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也为他的游说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清末学者梁启超曾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后世私家藏书之风由此而兴连绵千载不废。

五、后世纪念

1、历史评价

苏秦作为战国时期着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其一生的事迹和贡献被后世广泛传颂和评价。荀子认为他是“态臣”即善于取悦君主的臣子;张仪则自叹不如苏秦;司马迁称赞他“智有过人者”;刘向认为他“所在国重所去国轻”;桑弘羊则称他为“天下名士”。然而也有人对他持批评态度认为他“诈人”、“不守信”等。但无论如何苏秦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广泛的影响。

2、文学作品

苏秦的事迹和形象被后世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成为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题材和灵感来源。如《史记·苏秦列传》详细记载了苏秦的生平事迹和合纵活动;《战国策》中则收录了许多苏秦的游说辞和书信;《资治通鉴》也对苏秦的活动进行了记载和评价。此外现代作家也创作了许多以苏秦为主角或涉及苏秦事迹的文学作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苏秦的形象和故事。

3、学术研究

随着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发展苏秦的事迹和形象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苏秦的事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观点。如关于苏秦和张仪的年辈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关于苏秦是否相六国的问题也存在争议;关于苏秦墓址的问题也有多种说法。这些学术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苏秦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4、墓址纪念

现存苏秦墓有六七处之多分布在洛阳、巩义、淄博等地。其中洛阳太平庄苏秦墓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巩义苏秦墓则位于苏家庄南;山东临淄苏秦墓也被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墓址不仅是对苏秦的纪念也是对战国时期历史文化的见证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