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天空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月光被吞噬得无影无踪。
国军指挥所内,灯光明亮,映照在陈望的脸上,他目光冷峻,神情平静地翻阅着眼前的战报,而内心却早已风起云涌。
随着不断更新的战报接连传来,参谋们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地来回跑动着传送情报、传达命令。
就在这时,通讯室再次传出了令所有人都振奋的消息——日军在夜袭中溃败,开始节节败退!
战局的转折来得太快,几乎是在短短一夜之间,白天仍然让国军头疼无比的“硬骨头”,现在终于啃下了。
而日军在夜袭溃败的混乱中,不堪一击。
岗村宁原本想要在黑夜的掩护下,趁着国军防守松懈,一举打破了国军的阵脚,没曾想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而被打得损失惨重。
其实,凭借系统的俯瞰视野,陈望早就完全掌握了战场的动态。
他清晰地看到了日军十几个夜袭小队的崩溃。
这些日军士兵在被国军发现,并迅速火力压制后,几乎没有喘息的余地。
经过多次的还击失败后,他们很快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溃退。
日军在这场夜战中,从一开始被打乱了阵脚,士兵的士气迅速崩溃,最后甚至有士兵承受不住,开始自发逃散,慌不择路地往国军的枪口上撞,战斗几乎成为了国军单方面的屠杀。
陈望知道,这个时候的日军想要再反扑,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甚至,日军后续夜袭部队在收到前线的消息后,一时间,纷纷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而战场的焦点很快转向了日军的前线指挥中心,陈望冷眼旁观着日军的指挥体系乱成了一锅粥,许多军官和参谋们手足无措,完全失去了该有的理智和军事素质。
而日军士兵们的士气,则是跌到了最低点。
“鬼子彻底溃败了。”陈望看着手中的电报道。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嘴角已然扬起一丝愉悦的弧度。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一样,瞬间打破了指挥部原本沉闷的空气,许多参谋不由得站了起来,惊讶的目光迅速交汇在一起,而后是几近欣喜若狂的激动
那一刻,似乎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被抛到了脑后,瞬间消失了。
“鬼子溃败了?”一名参谋愣愣地重复了一遍,一下子还没完全反应过来。
“我们成功了!我们胜了!”另一名参谋则是激动地大喊了起来。
他紧紧捏住了通讯兵递来的战报,双眼盯着电报上那一行简洁的字句,心情难以平复。
“太好了!这次我们一定要击退鬼子,将淞江给夺回来!”
参谋长胡琏语气激昂,他目光充满敬佩地望向陈望,不住地感慨:
“司令您真的是太厉害了!小鬼子的行动简直跟您推测的一模一样,比咱们以前截获到电报还要精准!”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纷纷附和着称赞起陈望来。
他们心底都很清楚,这场伏击的胜利,绝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如果没有陈望高超的战术调动和对战局的精准判断,大部队估计连日军第一阵地都突破不了。
“陈司令果然不同凡响!”
一位朱良麾下的参谋笑着说道,语气中透露出浓浓的赞赏:
“我们当时还担心兵力不够,但在陈司令的精准的洞察和指挥下,小鬼子根本就是被我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了!”
另一名来自第五十四军的萧参谋,急忙接过话头,语气充满了兴奋:
“没错,陈司令不愧是我们的‘东方拿破仑’!
要是换做是其他人,恐怕根本不敢冒这个险,此等战略眼光和魄力,实在是让人佩服啊!”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他们从未见过一个指挥官能如此准确地捕捉到战局的变化,实在是令人惊叹。
“多亏了陈司令的果断,真是太及时了。”另一位名叫李文杰的参谋看着眼前的战报,由衷道:
“您的决策就是我们在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样的局面下拖延,是您的冷静指挥让我们抓住了最重要的战机!”
“没错,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扭转局势,全靠陈司令在最关键时刻的果敢决策。”
紧接着,又一名参谋感慨道:
“陈司令,您不仅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还深谙兵力调动和战场节奏的把控,这种能力,真是让我等望尘莫及啊!”
“在我心中,您比拿破仑还要厉害得多!”
阵前临时参谋部中,一位年轻的参谋忍不住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
“就算是拿破仑来了,都不一定能在面对日军防线固若金汤的局面下,能凭借敏锐的直觉做出正确判断,一次又一次用精准的战略打破僵局!”
“陈司令,您是我们华夏的自豪和骄傲!”林参谋的声音再次响起,他的眼中不只是单纯的敬畏,更有着对陈望的无尽钦佩。
参谋们根本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和崇敬,这几天经历的短短时光,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几十年来都不曾想过的崭新世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望微微一笑,他并不喜欢过多的赞美,毕竟胜利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一脸激动的参谋们,他语气极为冷静地开口说道:
“今晚的胜利不代表着战斗的结束,接下来的动作反而更为关键,我们绝不能在这时松懈,必须趁势追击,一举消灭鬼子。”
“明白!”参谋们齐声应道,眼中满是着敬仰和钦佩的光芒。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他们绝大多数人,就已经对陈望有着毫无条件信任了。
陈望的决策似乎永远都是果断且高效,做出的每一步决策都仿佛踩准了日军的弱点。
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全所未有信心,也逐渐改变了他们对战局的看法。
陈望也不再废话,当即将话题拉回到了正事上,道:
“现在正是我们继续进攻的关键时机,各部要立刻开始新的部署,争取天亮之前继续进攻,彻底消灭阵地上的日军反抗。”
既然日军已经在夜袭的溃败中节节败退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继续进攻。
而日军这么短时间内,丢失了这么多阵地,必定已然无法再展开阻击。
至于岗村宁和松井根两人,除非已经做好了死战的准备,不然必定会组织剩余的部队撤退。
因为,一支军队,一旦损失到了某种程度,就无法再战了,这是客观规律。
不过,胡琏显然没有像陈望那样自信。
他扫了一眼面前的战报,眉头微微皱起,虽然战局看起来确实大有利于国军,但他依然感到了一丝不安。
胡琏语气有些迟疑地说道:
“司令,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确实占据了上风,鬼子的夜袭也彻底失败了。
但他们毕竟还是战力强悍,兵力也并未完全耗尽。
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他们的整体损失,前线的兵力也并未完全到位。
如果贸然发动进攻,很可能会以为兵力不足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我们要不要等到明日一早,朱总司令派来的援兵抵达后再发动攻势?”
“是啊,我们现在的兵力还不够充足,弟兄们激战了一天一夜,都还没休整过,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的。”
其余参谋闻言,纷纷表示认同,尽管眼前形势有利,但大家深知第一兵团的实力有限,现在又进入了长期作战的疲惫状态。
若贸然发起进攻,反而可能给日军抓住反击的机会,后果将不堪设想。
说到底,“第一兵团”固然已经在战前,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可相对于松江的日军来说,并不占优势。
而在这些参谋军官们看来,对日作战,没有数倍兵力,怎么能发起进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