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巴林银行决定派他出任星家坡分行的总经理兼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主管,这在巴林银行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因为这意味着他将集交易权和监督管理权于一身,不再受任何人的监督。
起初几年,星家坡分行经营的一帆风顺,营业额和资产额,在里森的领导下,都翻了一番还多,照这个形式发展下去,他很可能接任总行执行总裁的职位。
直到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巴林银行星家坡分行都是持续盈利的态势,而此时的里森犯了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错误,就是开始看涨日经指数的期权。
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在期权交易中。国际银行间的通常惯例是在后台开设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将一定时间段内的错误交易损失,全部归类到“错误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
原本星家坡分行有一个“”的“错误账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为疏忽所造成的错误。
不过,1998年夏天,巴林银行总部负责清算工作的的哥顿.鲍赛给里森打了个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置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星家坡分行处理,以免麻烦理伦敦总行。
于是里森动用手里的权限,又开了一个账号为:“”的错误账户。
1998年7月17日,里森手下的一个交易员犯了一个错误:当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份日经指数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以为是卖出20份。
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错误,须要买回40份,按照当时合约收盘价计算,其损失约为2万英镑,种种考虑之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承接了40份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
如此一来,里森所进行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的这个账户暴露在了风险位置。
此后两年,里森多次利用该账户掩盖交易损失,到2000年时,该账户亏损金额已经超过3000万英镑。不过作为分行经理兼任期货投资与清算部主管,里森很轻易的就将亏损掩盖了。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到了2002年,亏损问题终于爆发了。
2002年2月23日,巴林银行期货的最后一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势的努力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时降到了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份合约。
换算下来,里森为巴林银行所打来的损失达到史无前例的86亿英镑,间接损失更是超过300亿英镑,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无可避免。
2002年2月27日,英格兰银行宣布了巴林银行破产的消息,立刻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引发了一连串的金融波动,英镑对美元汇率跌至十年最低价,伦敦股市暴跌,纽约道琼斯指数下降29%。
此后巴林家族经过商议,决定整体出售巴林银行,其中就包括英格兰银行的股权和美联储的股权,还有最令人眼红的国际清算银行的股权。
于是全世界的银行瞬间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