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辽东军的陋习(2 / 2)

祖泽润是祖大寿的养子,一直跟在他身边鞍前马后地伺候,他指着天上那只鹰隼道:“大帅,天上那只鹰隼不正常,前方会不会有后金人?”

祖大寿傲然道:“本帅早就知道它不正常,可惜它飞得太高,它要是再飞低一点,本帅一枪毙了它!”

这一日,来到三岔河口,三岔河是辽河的支流,大明曾在此地设立三岔儿堡,现在,城堡已经被后金人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标志着这里曾是大明的土地。

从这里东进,虽然要过两次河,但河水浅,河面宽,方便人马渡河,如果往下游走,东西两条河合为一条,那河水又深又宽,必须乘船渡河。

祖大寿没有带船,这一带基本上是无人区,他到哪里去找船?

选择上游水浅的地方渡河,是明智之举。

进入十月,三岔河水冰冷刺骨,祖大寿带着攻城的火炮,还有大量的火药、震天雷,少量的燃烧弹,全都要绑在马背上驮过河去。

祖泽润担心天空中那只海东青,向祖大寿建议道:“大帅,前面肯定有后金人,为了防止他们半渡而击,末将请求带人先渡河,在对岸扎下营地,再接应辎重过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祖大寿想了想,点头同意:“你带五百人过河,在对岸列阵。”

祖泽润接令,点了一百家丁,和四个百户队,骑着战马过河,冰凉的河水,浸过马腿,有的马连肚子也漫在水里,在士兵的鞭策下,向对岸前进。

此时,萨哈璘正隐藏在对岸,两里路外的一处高地后,他是追着海东青飞翔的方向,来到这里的,正赶上明军准备渡河。

五百多人马,人喊马嘶,在河面上溅起无数水花,惹得空中那只海东毒,叫声越发凄厉。

祖泽润举起火枪,向空中开了一枪,嘴里骂道:“偏毛畜生,吃老子一枪!”

自然是没打中,枪声只惊得那隼鸟,向高空窜去,同时发出更尖利的鹰唳。

随着鹰唳声,一队后金骑兵出现在对面的高地,随即,打着各种呼哨俯冲下来!

“不好,是后金人!”祖大寿在西面的河岸边,急声大喊,“火枪兵列队,向对岸射击!”

可惜,这河两岸,加上河边的湿地,有近两里宽,火枪打不了那么远。

指挥火枪队的家丁队长为难地汇报道:“报告大帅,火枪打不到对岸,还有可能击中自家人!”

祖大寿只得做罢,命火枪兵收队,寄希望于河里的五百士兵,能够冒着箭矢抢过去,抵近了开枪,或者扔震天雷。

这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明军骑兵在河里愣了几息,见对方白甲兵在前,红甲兵在后,一边往河里冲,一边射箭,前面的人马,有人中箭落水。

然后,他们拨转马头,逃回来了!

逃……回来……了……

祖大寿气得破口大骂,挥起马鞭,朝上岸的士兵,篼头篼脸地抽过去,吓得众人纷纷逃离他!

辽东兵还是改不了,一遇强敌就逃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