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族长得到支持,摊着手对众财主道:“是不是?是不是?诸位不信张某,还不信两位老父母么?”
他又给出解决方案:“招不到青壮男子,也可以招募青壮妇人嘛,我张家村招募的三十多人,就有一半是妇人,还有几位是五十多岁的老把式……”
一位瘦高个站起来打断他的话:“张族长,实话说了吧,往年年景不好的时候,许多乡民要么向我等借贷,要么卖地……今年,乡民们找到了挣钱的门路,唉,我等却还要花大价钱请短工,实在是艰难啊。”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朝廷出的这一损招,让他们放不了高利贷,买不到低价农田,雇不到廉价劳动力,这不是挡他们的财路么?
张族长却还要和他们抢人,还给那么高的工价,这不是存心气他们么?他们不敢骂朝廷,还不敢抱怨张友和?
张族长明白了,这些人跟邻村的王老财一样,一心想趁着今年天灾,放高利贷,买低价地,大发横财。
他恨死这些人了,以前,张家村被这些人逼得卖田卖地,卖儿卖女,后来,还是蔷姐儿出了头,做了太后,这些年才慢慢将田地买了回来。
他哈哈一笑,笑意却不达眼底:“蒋老财,你那本老黄历,得换换了……你以为乡民们是傻的?放着银行的低息贷款不借,会去你家借高利贷?房山县城,就有建设银行和大明中央银行的支行!
再说了,就算受了灾,朝廷也会发放粮票,乡民拿着粮票,就能到镇上的供销社里买平价粮,田地是咱农家的命根子,没到绝境,谁家会卖地?
我老张奉劝大家,要地的话,去辽东买吧。”
别再做那些断子绝孙的坏事了。
众财主都沉默了,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自从两家银行开到县城,他们的高利贷,就再也放不出去了。
黄辊和何文信一听他这话就急了,何文信忙道:“张族长,这话头打住!今年朝廷可没有卖地的计划。”
朝廷不卖地,但会给移民免费分地!
要知道他们的考绩里,就有一项是新增人口,朝廷号召往辽东移民,许多收到消息的佃户人家,都报名要去辽东,一家十口八口,一落户就有四五百亩黑土地。
去年冬旱连着今年春旱,财主家可不会减租子,许多赤贫的佃户人家,纷纷退租,报名要移民去辽东。
走的人太多,两位官员的考绩就难看了,所以他们根本不想底下的百姓,迁移去辽东,偏偏这又是中央的指示,不好明着对抗,他们只好减少宣传,捂住消息,尽量减少移民数量。
眼前这些人都是财主,走一位财主,比走十位乡民还让他们难受,所以何文信忙截住张族长的话头,他解释道:“张族长的土地债券,是去年买的,现在朝廷可不会再卖辽东的土地了……”
众位财主见张族长推三阻四的,料定就算请来两们父母官,也无法阻止张家村招募青壮,况且人家说的也有道理,涿州两万青壮,人家才招一千人,能有多大影响?
他们只看到张家村凭一村之力,拉高了雇工价格,挡了他们的财路,现在想来,张友和一个老农民,何德何能就能左右涿州的行情了?
大头还在京师!就算张家村不请人,这人手啊,照样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