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身份暴露(2 / 2)

这晚她们没出去乱逛,连续几日的奔波实在太累,薛灿决定早早睡下,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兴安府,那里才是她真正的战场。

一夜好眠。

隔日一早,天微亮整个村子就活了起来,空气里飘着肉包子和炸物的香气。

薛灿精神抖搂的起来,先带大家出去饱餐一顿,然后回来驾着马车上路。

沿着官道行走,还未看到兴安府,便感受到了府城的繁华。

因为来往都是商队,道路两旁都是小店,卖茶卖酒卖包子,像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等一看到赤河,周围更热闹了,还遇见一拨杂耍的。

穿过一片小树林,冯壮指向远方,对薛灿道,“看,那就是兴安府。”

薛灿立即抬头望去,果然见到天边一处宏伟的城池,四周光秃秃的,一马平川,只有连绵不绝的商队向兴安府聚集。

薛灿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世道树木是燃料,这么一大座城,肯定会把周围砍光。

越大的城,周围越秃,柴火越贵。

再加上是初冬时节,不见一丝绿意,到处是土黄色,更显得青色的城墙厚实坚固。

四面八方的商队,渐渐汇成一条,排队进去兴安府。

进城人要交税,货物也要交税,薛灿有了在西护县进城的经验,这次主动奉上另一笔贿赂金,官差果然没有仔细检查,挥挥手就让她们进去了,货物完好无损。

叶正很看不惯,皱着眉头念叨,“他们还真敢收,要是人人都送,一个城门小吏一年能捞的银子,抵得上一个知府一年的俸禄了。”

“那没有吧,不是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薛灿笑着回,“他们才赚多少,比不上一个知府。”

叶正不知道想到什么,哀叹一句,“官场黑暗,百姓苦,朝廷苦,唯有这帮蛀虫享福。”

薛灿侧眸看去,以为叶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毛病又犯了,笑骂一句,“呆子,想这些做什么,关你什么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叶正一愣,回过神来,笑着附和,“你说得对,关我什么事。”

薛灿见他这么说,便没有在意,偏头跟宝莹和冯灵她们说话去了。

进入兴安府,主街宽阔平坦,商铺能盖到四五层,繁华程度不用多言。

除此之外,薛灿只有一个感觉,快。

往来人脚步匆匆,吆喝声急促响亮,交谈声也快,而且总会听到让一让、借过类似的话。

身处其中,薛灿也忍不住兴奋起来,催促大家快走,很快找到了入住的客栈。

说起来这个客栈,还是张家安排的,离张家的铺子不远。

安顿好后,薛灿留下一部分人看守货物,她带着其余人出门,先去拜访张家。

张家的铺子不在主街,在城东一处次街上,即便如此,也是很好的位置了,街道上来来往往,到处是摊贩和小生意人,或大声说笑,或低声交谈。

薛灿找了半天,终于看到张家的招牌,带着人径直走过去。

张家经营一间杂货铺,主要卖药材和各种山货,有需要时也可以卖粮食,当然也可以卖土豆。

张老爷在西护县,接待她们的是张老爷的大儿子。

张大公子跟薛灿见过面,再加上张老爷早就写信交待过,因此张大公子待薛灿一行人极为热情,还要邀请她们去兴安府最好的酒楼一品香吃饭。

薛灿没有多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人情往来,讲究一个有往有来,这次张大公子请她,下次她请张大公子,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越来越牢固。

喝完两盏茶,天色渐晚,张大公子起身,请薛灿一行人随他去一品香。

正是吃晚饭的时候,主街上越发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缭乱,抑制不住地兴奋。

张大公子笑道,“兴安府每晚都这样,你们不要急,有的是机会,我们先去一品香。”

一品香是兴安府第一大酒楼,共有五层楼高。

据说坐在最高那层,可以俯视兴安府全景。

不过那里一般人上不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上去,像张大公子和薛灿这样的商人,再有钱也只能坐在一二层。

张大公子平时请客只坐在一层,今日为了请薛灿吃饭,特意在二楼包了一个雅间,比较安静方便说话。

一进一品香,薛灿四处打量,感叹不愧是府城,这个大酒楼挺像那么回事,对比之下,县城的酒楼灰扑扑的,很是朴素简陋。

在雅间落座,伙计殷勤地为客人倒茶,口齿伶俐地报菜名。

兴安府挨着赤江,这时候的鱼肉很是鲜美,酒楼特色菜之一就是炖鱼。

张大公子要了一条特色炖鱼,又点了鸡鸭等荤菜,再点上几道小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饭菜上齐,大家先举杯敬酒,然后动手吃菜。

薛灿挨个仔细打量,不愧是大酒楼,饭菜做得精细,而且味道很是不错。

只不过,没看见土豆。

薛灿觉得有些意外,她知道张家和周家将土豆贩卖到了兴安府,按理说应该会在这时候看见啊。

她向张大公子请教这件事,张大公子笑道,“土豆只有那么多,酒楼不会摆到明面上,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点到,话说回来,薛姑娘甚是低调,不让我们在外报你的名号,要是兴安府众人知道你来了,他们肯定会争先恐后过来与你结交。”

薛灿笑着点头,原来是这样,那她明白了。

话说回来,她之所以不让张家和周家报她的名字,是因为她没有存货,等她弄出稳定的产业链,自然要扬名天下。

一顿美味的晚餐结束,她们与张大公子辞别,回到客栈内休息。

美美睡上一觉,隔天精神抖擞地起来,薛灿立即开始忙活。

先按照约定,给张家送去一部分货物,这次不是一次性买卖了,而是寄卖。

由薛灿定价,给张家一成的抽成。

这样主动权全部掌握在薛灿手中。

张大公子原本不愿意,他还是更喜欢土豆的买法,由他们张家定价,那才是真的赚钱。

那晚在酒桌上,张大公子用各种方式试探过,可惜薛灿坚决不松口,他只能选择退让。

将货物摆在店铺门口,他这里生意一般,因为不是自家的货,张大公子也懒得花心思售卖。

即便如此,每一个上门来的人,都会问这是什么,怎么吃?好不好吃?

张大公子按照薛灿说辞的介绍,其实他自己也尝过,说实话挺好吃的,特别是炸花生米。

听完介绍,十个人中八个人会问价格,一听价格,八个人中只有两个人会买,但那两个人,转天会带三个人过来买。

贵是贵,挡不住新鲜好吃啊。

另一边,薛灿租了个小院,自己备货,弄出了一盆烤红薯,炒花生以及爆米花,拉出去走街串巷去售卖。

她专往东边去,那里住得全是贵人,能卖出高价。

转了一圈,挑个宽敞的路口,薛灿将马车停在角落,将招牌摆出来,上写薛记炒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将炭盆摆出来,她烤红薯,薛宝莹炒爆米花,不一会儿香味便飘出去老远,飘过高墙,飘进小姐们的院里。

后门吱呀一声,有个小丫鬟探头出来打量,很快换个老妈妈出来,问她们卖得是什么东西。

薛灿一一介绍,还大方地给妈妈一把炒花生品尝。

老妈妈一吃,惊为天人,便开始询问价格。

薛灿笑眯眯地答了,说实话价格不低,一包炒花生二百文,一包爆米花一百文,烤红薯分大中小,分别为八十、五十和三十文。

但对于兴安府的小姐们来说,这点钱她们拿得出来。

老妈妈大手一挥,每一样都买来尝尝,薛灿一口气赚了四百六十文。

老妈妈拿好东西回去,薛灿继续摆摊卖货,卖出两个烤红薯后,那院门砰地一声打开,那个老妈妈又来了。

这一回,她买了十包炒花生,还有三包爆米花,和三个烤红薯。

老妈妈还好奇地问,“姑娘,你从哪淘换来的稀罕东西,我们家夫人小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