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颜严和李严(二合一)(1 / 2)

“啪!”

刘焉府上,刘焉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在做这个动作之前,他手中拿着的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也被他用力的丢在了地上。

“大人,何故如此发怒?

可是关中那里的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个听上去并不娇滴滴,反而还充满着一些圣洁味道的女声响起。

出言询问的,乃是再一次来到刘焉这里,给刘焉暖床减压的张鲁母亲。

刘焉平息了一阵儿之后,才开口道:“我的长子,从长安那里,紧急送来了书信。

说是董贼已经任命刘成刘克德,为征益大都督,调集兵马,准备对益州用兵……”

张鲁母亲道:“董卓老贼,索要不成,将会动兵,乃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就算是领兵之人,乃是刘克德,也没有什么关系。

与别人没有什么区别。

大人,何必如此动怒?”

刘焉依旧怒气未消:

“若仅仅只是这样,我自然是不会如此,但我的儿子还在信中劝说,让我不要与董卓硬着来,要我按照董卓要求,给米粮……”

张鲁的母亲,闻言迟疑一阵儿,方才开口:

“这、这范公子怎么、怎么会说出如此言语……”

刘焉原本就怒气填胸,此时听到张鲁母亲的这话,不由的心中怒气更盛。

“这可真的是一个好逆子!”

刘焉忍不住的出声喝骂!

“就只顾着考虑他自己安危了!就没有想想益州之地,就没有想想他的父亲,他的弟兄!

倘若董卓贼子,真的只要这一次粮食,今后再不张口,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董卓那般狼子野心之人,怎么会如此?!

益州变得贫困,无有抵抗之力,在之后,岂不是会任人宰割?

当初六国是怎么亡的,秦是怎么统一的,这逆子就不知道吗?!

他莫非就不知道,只有他的父亲兄弟手中,掌握着极大力量的时候,他才是最为安全的吗?!”

刘焉此人,别看平日里隐藏的挺好,一副老好人的样子。

其实内心深处,最是自私自利。

就比如现在,因为刘范的一封信,这个一直被他所看好的长子,直接就变成了逆子。

“大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也要想办法营救一下范公子他们才好,那毕竟是大人您的亲骨血……”

张鲁母亲出声劝道。

刘焉愤怒的甩甩手:“不必理会!

这逆子不为他的父亲考虑,我这个做父亲的,为何还要为他考虑?!”

这样说完,停顿了一下又道:“不用担心那逆子的性命,只要咱们这里将仗打好,那逆子的性命就无忧。

咱们这里打的越稳,打的越狠,董卓就越是不敢动他。

董卓这贼厮,总是要留下一线,今后好相见的……”

听到刘焉这样说,张鲁母亲心中就忍不住的欢喜。

刘焉嫡出共有四子。

其中,最为能立住事的,就是长子刘范。

其次是二子刘诞。

如今,这两位都在长安董卓那里,且因为书信的原因,导致刘焉对长子大大厌恶。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在之后,刘范能够平安回到益州,这益州牧的位置,也根本不要想了……

最好是到时间,让刘璋坐上这益州牧的位置。

刘璋懦弱,没有能力,这样的人成为益州之主,自己儿子,以及五斗米教,才能更好的发展……

远在长安、已经被软禁起来的刘范,并不知道,他的这一封自认为极为妥帖的书信,给自己都带来了什么。

此时的他,还在为他的父亲而担忧……

“方伯,校尉贾龙,校尉严颜已经到了府上。”

刘焉府上的管事的,来到这里,对刘焉如此说道。

已经是下定了某些决心的刘焉,闻言就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末将贾龙,见过方伯!”

“将严颜,见过方伯!”

刘焉来到前厅,两个等候在这里的将领,立刻对着刘焉行礼。

四十岁左右的将领,乃是贾龙。

自称严颜的,乃是一个看上去将近五十岁左右的人。

贾龙,在刘焉这里很有地位。

巴郡郡守赵部,横征暴敛,作威作福,黄巾马相起兵杀赵部,自称天子。

然后州从事贾龙,汇集了一些兵卒,官吏,攻杀了马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益州牧的刘焉,来到了益州。

贾龙等人,就派人前去迎接刘焉。

之后,迁移至绵竹。

刘焉也就将立下大功劳的贾龙,任命为校尉。

至于严颜,本身就是领兵校尉。

当时他所在的地方,距离巴郡过远。

还没有来来得及赶到,叛乱就已经被剿灭了……

“你二人不必多礼……

事情想必二位校尉已经知道了,董卓贼子,大逆不道,祸乱朝纲……

如今,又想要向我益州用兵,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二位校尉都是益州的顶梁柱……”

刘焉对二人这样说着,对二人的态度很是不错。

“先前袁本初等人,联合天下之人,一起举兵讨伐董卓之时,方伯不听下吏之言。

若听下吏之言,出兵关中,而后转向向东,合围董卓,将其困死于洛阳。

也就不会有今后的诸多事情了。

汉室不必西迁,益州亦没有此等祸事。

如今,仅凭我益州之地,独自抵抗董卓,只怕有些困难……”

开口之人,乃是贾龙。

贾龙本身就很有威望。

之前攻杀马相,平定乱局,威望更胜。

益州本土的许多士人官吏,对他都很是信服。

加上对刘焉来到益州之后的,一些针对益州本土人做法的不认同,所以说话并不客气。

刘焉闻言,心中极为不悦。

但此时乃是非常时期。

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刘焉只装作没有听懂。

他叹口气道:“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益州不稳,黄巾贼子尚未消除,没有什么余力出兵讨伐董卓……

此时,董卓居心不良。

若是让董卓入益州,那可真的是益州百姓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