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硌”,那四川方言如何表达?(1 / 2)

硌,音gè,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日常生活中,被硬物硌着的现象是常见的。比如鞋里进了沙子或小石子,脚被硌得慌;比如赤脚走在碎石路上,脚也被硌得慌;比如坐没有垫子的自行车后座屁股被硌得慌等。

最夸张的是安徒生童话故事《豌豆公主》,故事里面的公主,床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豌豆上面放了二十张床垫,她睡觉居然被豌豆硌着了。所以她被确认了公主身份,并得名豌豆公主。

四川方言中,基本不使用“硌”字。我们四川人一般说ngěn,本字“隐”,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前述描绘生活中被硌着的情形,四川方言中,“硌”字都可以用“隐”替换,补语通常说隐倒“痛;恼火;不舒服”等,一般不说“隐得慌”。

《广韵》隐,藏也。痛也。私也。安也。定也。又微也。

《国语》: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这里“隐”做名词,意为痛苦。

四川方言中,隐,方言音ngěn,动词,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隐,古汉语属影母,文部。

影、疑、云(匣)、以四纽在《切韵》音系中是四个完全独立的声母,多数学者将它们的音值分别拟为φ、η、γ、j。十四世纪以后,影、疑、喻(云、以)三纽在北方话中合流,其后进一步演变成了现代普通话的零声母。而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疑、影、云、以母字并没有统一演变为零声母。

四川方言中,“隐”作硌讲时,就不发零声母yǐn音,而是发疑母音ngěn。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同时,“隐”作硌讲,古代文献中也大量存在。

《黄帝内经·素问》卷十六《骨空论》: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谓如物硌痛。

《文选·曹植〈七启〉》: “乃使北宫东郭之畴,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形不抗手, 骨不隐拳。”“隐拳”犹硌拳。

唐·王梵志有《梵志翻着袜》一诗: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谓“隐”犹云“硌”。所谓“翻着袜”, 即把袜子翻过来穿,也就是说以平整光滑的一面接触皮肤,让不平整、不光滑的一面 (如线缝凸起处、线头等) 露在外面,所以人们觉得不合常理,觉得他穿错了。但在王梵志看来,宁肯让人看不顺眼,也不可让袜子不平整的一面把脚隐到。

五代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 “既到宣州推事月余,昼寝于驿厅内,睡中转身,为弹子所隐,胁下痛极,因跃下床,就外观之。屋梁忽折落于榻上,枕席有声,震骇驿内,使人免兹难也。”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唐相李程子廓,从父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脚痛。以呼父,程云: ‘太华峰头,仙人手迹,黄河滩里,争知有隐人脚跟。’”

由上可见,古人即普遍存在使用“隐”表示硌的现象。

至于为啥四川方言中,“隐”字作硌解时才发音ngěn,作其他词义解时又发音yǐn,暂时不得而知。本身“隐”字在四川方言日常生活口语中,除了作“硌”解说ngěn外,使用频率是也非常低的。

硌,音gè,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日常生活中,被硬物硌着的现象是常见的。比如鞋里进了沙子或小石子,脚被硌得慌;比如赤脚走在碎石路上,脚也被硌得慌;比如坐没有垫子的自行车后座屁股被硌得慌等。

最夸张的是安徒生童话故事《豌豆公主》,故事里面的公主,床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豌豆上面放了二十张床垫,她睡觉居然被豌豆硌着了。所以她被确认了公主身份,并得名豌豆公主。

四川方言中,基本不使用“硌”字。我们四川人一般说ngěn,本字“隐”,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前述描绘生活中被硌着的情形,四川方言中,“硌”字都可以用“隐”替换,补语通常说隐倒“痛;恼火;不舒服”等,一般不说“隐得慌”。

《广韵》隐,藏也。痛也。私也。安也。定也。又微也。

《国语》: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这里“隐”做名词,意为痛苦。

四川方言中,隐,方言音ngěn,动词,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隐,古汉语属影母,文部。

影、疑、云(匣)、以四纽在《切韵》音系中是四个完全独立的声母,多数学者将它们的音值分别拟为φ、η、γ、j。十四世纪以后,影、疑、喻(云、以)三纽在北方话中合流,其后进一步演变成了现代普通话的零声母。而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疑、影、云、以母字并没有统一演变为零声母。

四川方言中,“隐”作硌讲时,就不发零声母yǐn音,而是发疑母音ngěn。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同时,“隐”作硌讲,古代文献中也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