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具魔尸的主体,是由无数根细长的黑色荆棘所构成。这些荆棘相互缠绕,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扭曲的立体结构。
长生无法形容它的这种结构,看上去就像是……,就像是一堆被挤压了泥土。
没错,的确像是将一整块巨大的的泥土,随意挤压成了一丈高、三尺宽。这儿凹进去一块,那里凸出来一块。这里是条状,那里又是方形。
而且那无数根荆棘的尖端,还残留着暗红色的血迹,仿佛刚刚从某个生物体内抽出。
在这扭曲的荆棘丛上方五六尺的位置,隐约可见一双空洞的眼窝,里面漆黑一片,仿佛能吞噬周围的一切光线。
这难道是植物化魔?长生心中吃惊万分。这和修真界曾经存在过的,那些灵物有什么区别?
再看第二具魔尸,看上去如同一块被黑暗侵蚀的巨石,表面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裂纹和凹凸不平的坑洞。
这些裂纹和坑洞中,不时闪烁着幽绿的光芒,仿佛是某种邪恶的力量在其中涌动。
巨石的一侧,伸出几根细长的触手,这些触手同样呈现出深邃的黑色,末端还挂着几滴粘稠的液体。
触手的动作虽然已经停止,但它们的姿态,却给人一种随时都会再次动起来的感觉。
这肯定是石头化魔,长生心中肯定道。既然都有巨石族这个异类种族,石头化魔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第三具魔尸最为奇特,它仿佛是由纯粹的黑暗凝聚而成的人形。
这个“人”没有具体的五官,只有一片模糊的黑影。
然而,在这片黑影之中,却隐约可见一些流动的线条和图案,这些线条和图案不断地变化着形状,仿佛是某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人”的身体周围还环绕着一圈圈黑色的光环,这些光环时隐时现,为这具尸体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气息。
看着这具魔尸,长生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一切和魔有关的,在弑魔血下必被诛杀至消散。
让长生奇怪的是,这第三具魔尸,无论是它的黑影形体,还是其上流动的线条图案,还是环绕其上的一圈圈黑色光环。
这些特征无论怎么看,都和魔没有任何区别。虽然魔物已死,但却在弑魔血下没有消散。
难道它原本不是魔,只是被魔侵入体内后被控制了?但长生能肯定,地捷星绝对不会有这种生物。
想了一想,长生便将第三具魔尸扔进了自己的储物袋。
此时的血红色雾气,已经扩散至了百丈见方。那些趴卧在地上颤抖着的魔物,也一个个被诛杀干净。
一缕缕魔气消散于无影。还有一堆堆的瘆人的各种形状的白色骨架,和十来具同样奇形怪状的魔尸。
血红色雾气扩散至大约一百二三十丈的时候,已经非常淡薄了,又扩散了十来丈后,便消散于无影了。
长生想到了星炼提到的制衡这个词。
没错,制衡。
怪不得弑魔血的取用无比艰难,若是弑魔血和普通修士的血液一样,在身上划拉一刀就能接上一大碗。
别说哪个星域或者星空了?恐怕整个宇宙中都不会有魔族的存在。
任何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长生脑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但让他不解的是,魔族的存在有什么道理可言?
灭杀一个星域数万亿的生灵,引发星爆?还是创世之柱的出现?
没有过多去想,长生继续探寻四周,寻找绿色荧光。
兴许是之前的弑魔血吓到了远处那些魔物,它们静静地看着长生一步一步远去,根本没有要冲上去大吃特吃一顿的意思。
……
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长生依然在顺着一个一个的荧光点行进,手中却握着沧龙刀。
衣服上和脸上有几滴深褐色的印记,显然经过了不少战斗,这深褐色印记应该是某些魔物的血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生没有再使用弑魔血,因为身上只剩下六十滴了。还有南江、东都、北漠三个大陆没有祛魔,得节省着点用。
每次战斗只要沧龙刀一出,方圆至少十数丈内的魔物都会被拦腰而斩。
有些魔物会当场毙命,但有些魔物只是被斩脚或者斩腿,并没有死亡。
但长生只出一刀,一刀后会继续前行,他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些魔物身上。
而现在的沧龙刀,斩出后所延展出的刀芒,也不再是白色的真元刀芒,而是仙元刀芒。
那是一道极细的亮光,和两年多前在天悦城一战中出现的一样。
不过让长生疑惑的是,一路走来,少说遇到了两三百个想要吞食他的魔物。但却一个魔族都没有遇到。
自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魔族肯定已收到消息,为什么不来阻止自己?
无论是之前的留影,还是上一次进入魔域,长生都见过魔域中的魔族长什么样?
这些魔物都是靠本能行事,想吞食他也好,恐惧也罢。都是单纯的本能。
但魔族不一样,魔族有意识,有思想,且有等级观念听令行事。
难道是魔族怕了?
长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些可笑,但却不是没有道理。
之前公良序祖孙在魔域内大开杀戒,听说还杀了一尊魔王。像地捷星这样的一级修真星球,最多两三尊魔王坐镇。
两个猎魔族人就能让魔族折损一尊魔王,现在又多了一个,而且还是身具弑魔血的猎魔族人。这些魔族躲起来倒也正常。
又一个多时辰后,终于,长生找不到荧光信号了。
但是,他腰间的沧龙刀,却发出了微弱的感应。
附近有极龙刀碎片?
长生心中微有一惊,同时也想到了屠老六个弟子身上,同样也有极龙刀碎片。
难道屠老那两个弟子就在附近?
长生再一次四周仔细探查了一番,依然没有看到绿色荧光信号,又一步一步往前走了约莫三四百来丈,还是没有发现荧光信号的踪迹。
而腰间沧龙刀的感应,也慢慢淡漠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