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桃花飘落 第十四回 桃花仙境,误会,相遇(2 / 2)

那个长马尾姑娘低头不语。

那个麻花辫姑娘看向他们二人,问道:

“你们误打误撞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呢?”

那个圆脸姑娘叉着腰说道:

“对啊,怎么找到这里的。”

苏成杰说道:

“姑娘,我们几人原是外面协助衙门办案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在山间迷路,然后便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

那个圆脸姑娘看向苏成杰,疑问道:

“外面的天下?天下不就只有这么大吗?”

这三个姑娘都显得非常疑惑。

苏成杰和许善超对视一眼,听到这姑娘的说法陷入深思,心中疑惑不解,难不成这个地方和一个囚笼一般,桃花庵里的百姓如同笼中之鸟一般吗?

麻花辫姑娘连忙说道:

“听村里的老人也时常谈起,外面的地方,但是总说不如这里惬意,可能老一辈人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这桃花庵里面只有老一辈人时常谈起,年轻一辈,包括我们三个在内,没人知道外面是什么样?”

那个圆脸姑娘看向苏成杰问道:

“哥哥,可以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吗?”

苏成杰吟道: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

五岳山川,巍巍耸立!

万里长城,绵延不绝!

雄伟故宫,端庄磅礴!”

许善超说道:“外面的大好河山很美的。”

那三个姑娘听的非常仔细,那个圆脸姑娘满脸对外面的憧憬,然后那个圆脸姑娘缓缓走到苏成杰身边,一脸仰慕的望向苏成杰,说道:

“我的名字叫刘杏林,哥哥你的文采好好啊!”

苏成杰挠了挠脸,回道:

“我姓苏,名成杰,谢谢姑娘夸奖。”

此时苏成杰心想:

“确实得多看点书啊,这样在姑娘面前拽文,何尝不是乐事啊?”

许善超低头抱拳,说道:

“劳烦姑娘们帮个忙,让我这兄弟暂时在这里修养几天,修养好后我们自会离开。”

那个麻花辫姑娘说道:

“当然可以,这是应该做的,我们有错在先。”

许善超问道:

“在下姓许,名善超,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个麻花辫姑娘回道:

“我叫陈梦兰,她叫李晓倩。”那个麻花辫姑娘指着那个长马尾姑娘。

那个长马尾姑娘望向许善超说道:

“我叫李晓倩,真的对不起,要不把他背到我家吧!”

那长马尾姑娘又道:

“等他醒了,我会和他好好道个歉的。”

许善超将晕厥的朱顺背在背上,说道:

“有劳李姑娘了,咱们先走吧。”

那三个姑娘走在最前边,许善超背着朱顺,苏成杰紧随其后。

桃花虽美,但片片桃林更是浪漫迷人。

走进桃林,桃花似海,一阵风拂来,会有片片桃花瓣吹落在地。

桃花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走在桃花庵街头上,百姓们看到陌生面孔,纷纷议论,

“他们是什么人啊?”

“没见过啊!”

“该不会是外来人吧?”

“半月前也来过一个外来人。”

“太好了,可以继续问问外面现在发生过什么大事。”

..........

见那些百姓纷纷拿出水果蔬菜,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许善超背着朱顺看向百姓笑道:“谢谢,乡亲们。”

片刻之后,人群渐散,他们步入了一间古朴的瓦房。

窗外,桃花如诗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为这静谧的院落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哀愁。

院落里,几棵桃树摇曳生姿,花瓣随风起舞,如同纷飞的思绪,在暖阳下轻舞飞扬。

许善超小心翼翼地将朱顺背进了房间,这里正是李晓倩的居所。

房内陈设简朴,一张古旧的木床静静地摆放在角落,床前是一个斑驳的梳妆台,上面摆放着一些简单的梳妆用品。

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为这简单的居室增添了几分雅趣。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桃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许善超将朱顺安置在床上,轻轻为他盖好被子。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桃花,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感慨。

这一切,仿佛都是命运的安排,让他在这个桃花纷飞的季节里,与这些故事不期而遇。

许善超将朱顺放在床上,然后从包裹中拿出一些草药,然后来到灶房熬药汤,药味非常呛人。

李晓倩说道:

“你教我怎么熬吧,我帮他熬。”

许善超笑道:

“当然可以。”

随后许善超教李晓倩怎么熬制汤药;陈梦兰一脸仰慕的看向许善超说道:

“你好厉害,什么都会啊。”

许善超红着脸,回道:

“谢谢姑娘夸奖。”

苏成杰用肩膀碰了碰许善超,说道:

“老许,人称百宝袋,当然厉害啊,凡是有突发情况,老许总能充满意外和惊喜。”

许善超回道:

“出门在外嘛,多考虑一下,多带一些,总会有用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苏成杰说道:

“老许心思细腻着呢。”

那个叫刘杏林的圆脸姑娘,显得非常震惊,看向许善超说道:

“我也要学习许哥哥,多长个心眼。”

陈梦兰说道:

“我给你们两个找住的地方吧,我哥哥那里有空房间,我和他说一声你们将就一下。”

许善超回道:

“当然可以。”

李晓倩说道:

“梦兰姐,你先带他们去,我照顾他就行了。”

许善超和苏成杰抱拳,苏成杰说道:“有劳姑娘了。”

随后苏成杰和许善超便跟着李梦兰和刘杏林,走出了房门。

房间内,李晓倩坐在床前,吹了吹药汤,然后拿起勺子,帮忙照顾着晕厥过去的朱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