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在青岛没什么陆军,只有一些海军,日本人花了两个多月才打下来,还顺便把整个山东都占了,北洋政府连个屁都没放,这就给日本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欧洲列强正在欧洲杀的尸横遍野,没有能力顾及亚洲,这不就是日本占领中国的绝佳机会来了吗?
说干就干,日本驻华公使给袁世凯大总统带来了着名的《二十一条》,核心就是第五条,要求中国中央政府必须聘请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并且这些顾问有做决定的权力,相当于把中国当成第二个朝鲜了。
袁世凯看到这些条款后非常生气,当年他担任朝鲜总督时,长期和日本人打交道,也没吃过多大的亏,所以他在心理上并没有多害怕日本人。
马上就把各部领导找过来商量对策,段祺瑞看到后非常气愤,当场表示要和日本人大干一场,士可杀不可辱,段祺瑞的民族气节还是有的,在后来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都从来没有当过汉奸。
袁世凯让段祺瑞冷静下,问他如果真打起来,中国能坚持多长时间,段祺瑞认真思考了下,说三个月,袁世凯说那还打个毛啊,还是谈判吧,只能采用托字诀了,能拖一天是一天。
当时的外长是陆征祥嘛,在谈判的时候,日本人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曝光,万一被欧美列强知道了,他们肯定要强烈反对,中国这么一大块肥肉,咋个可能让自己独吞呢?
于是日本人警告陆征祥,谈判内容属于绝密,绝对不允许泄露,但中国人处事多圆滑嘛,把日本人的警告当屁放了,边谈判边把内容透露给英美各国驻华使节,结果西方列强都给日本施加压力,警告日本别玩的太过分了,吃独食是要挨打的,日本没办法了,只能说第五条是开玩笑的,大家千万别当真。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日本人搞《二十一条》,尤其是第五条,主要的目的就是搞臭袁世凯的名声,前面说了嘛,袁世凯当朝鲜总督的时候,没少给日本人吃瘪,日本人看到他觉得很头疼,觉得袁世凯有统一中国的潜质。
如果中国真的统一了,对日本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日本人喜欢的是一个分裂的中国,一个不停打内战的中国,所以要把任何统一的苗头都扼杀在摇篮中。
第五条虽然没成功,但严重的刺激了中国人的内心,大家看到《二十一条》,就会想起第五条,就会和亡国联想到一起。
袁世凯最后被迫签订了《二十一条》,签订之后,袁世凯痛哭流涕,对部下说,我们一定要加油啊,再不加油就特么完蛋了,大家一起加油干,十年后我们再找日本矮子报仇。
但老百姓不会管袁世凯怎么想,在他们看来,袁世凯签了《二十一条》,他就是一个卖国贼。
这个时候,北洋政府内政一团糟,外交被日本人骑在脖子上拉屎,作为国家最高领袖,实在颜面无存,威信扫地,队伍更不好带了。
看老大的位置越来越不稳了,怎么办呢?
按照一般的逻辑,要塑造威信,肯定要搞一些利国利民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一般时间都会比较长,还要上下齐心才行,现在人心都要散了,还齐心个P啊,所以留给袁世凯的时间真不多了。
于是有人给袁世凯出主意,你不如称帝吧,当皇帝后,所有人都会对你服服帖帖,这样国家就好治理了。
小主,
这种说法纯粹是颠倒因果关系了,不是当皇帝就有权威了,而是因为文治武功都能让人心服口服,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后,才有可能当皇帝。
袁世凯的文治武功都没有,内政一团糟,外交被暴打,原有的威信还在一点一点丧失,完全缺乏当皇帝的基础。
国内一些非北洋系的军头本来就看袁世凯不爽,生怕他收拾自己,比如云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和袁世凯本来就不是一路人,随时准备起兵反袁,只是缺乏一个借口而已。
人一旦当上领导之后,就很难接触到真相,他手下的人想让他看到的,他才能看的到,想让他听到的,他才能听的到,所以这样的领导是很悲催的。
袁世凯就是这样的领导,他身边鼓吹复辟的那群人,把反对称帝的声音都给屏蔽了,尤其是他的儿子袁克定,连袁世凯要看的报纸,比如外国人编的《顺天时报》,上面如果有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文章,袁克定马上就会安排人重新印刷,把相关内容去掉后,再拿给袁世凯看。
袁世凯天天看到的都是拥护他称帝的报道,听到的都是拥护他称帝的声音,时间长了,他自己就绝对称帝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了。
然后袁世凯就称帝了,称帝之后,一切反对的力量都跳出来了,南北战争马上开启,连自己手下的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都明确反对,家里面大小老婆还在争论妃子的地位,国事家事所有破事都压向了他,袁世凯本来就患有尿毒症,现在再也挺不住了,先死为敬了。
不过袁世凯死的像条汉子,他没有把复辟的责任往别人身上推,他自己全部扛下来了,说自己糊涂,贪恋权位,没有听从大家的劝解。
称帝时袁世凯企图凝聚人心采取的极端措施,但显然失败了,从此以后,北洋军阀再也没能统一在一个人的旗帜下,开始继续分裂,中国进入民国军阀混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