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酒囊饭袋(1 / 2)

流浪前夕 诗心疯 1655 字 6天前

主宇宙二点五宇宙年四十五恒星年二千禧年地球历二十四年

戌月廿一 多云

非吾往之去,非吾乞行愿。飞走惧生怒,诉苦诸年间。离愁凭吊惧,猪猡闲世人。无事偏生非,其皆不应存。土狗展歌喉,野鸡舞翅翩。嫉妒沾自傲,优越慢亡完。鸡戏弄低趣,见少识不全。道听途说鬼,今日挥洒前。土龟来又看,跛羊粑丢潭。

余决计离此是非之地,寻一清静之所,以求内心之安宁,亦盼能有所悟,解此惑世之迷局。

行至僻壤,见一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舍错落,田亩井然。余投宿于一农家,主人质朴憨厚,待余甚善。居数日,观村民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生活清苦,却也自得其乐。然细察之下,亦见诸多不堪。

村中有一泼妇,整日搬弄是非,搅得邻里不宁。稍有琐事,便撒泼耍赖,恶语相向。或因一瓢之粟,或为一篱之界,便与邻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众人皆惧其蛮,避之不及。又有一纨绔子弟,仗着家中些许钱财,游手好闲,欺凌弱小。见村姑有几分姿色,便言语轻薄,动手动脚。村民敢怒而不敢言,任其横行。

余心忧之,欲以己之力,化此戾气。一日,村人因灌溉用水起争执,几至械斗。余挺身而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水乃生命之源,众人皆赖此为生。若因争水而伤和气,甚至酿出大祸,岂非得不偿失?当以和为贵,共商解决之法。”众人闻之,似有所悟,遂平息纷争,共议分水之策。

此事过后,余名声渐起,村民遇有难事,皆来相求。余不辞辛劳,为其排忧解难,或调解纠纷,或出谋划策。然亦有刁蛮之徒,不听劝告,反恶语相加。余不气不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村中童子,多质朴可爱,却因家境贫寒,无钱读书。余不忍其蒙昧无知,遂于村中空屋设塾,教其识字读书。每日清晨,童子们早早来到塾中,朗朗书声,响彻村落。余授以诗书礼仪,教其为人之道。见童子们天真无邪的面容,求知若渴的眼神,余深感责任之重大。

然村中亦有守旧之人,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早劳作,帮衬家中。余登门劝说,列举读书之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等。并言:“今之世,变化万千,若无学识,何以立足?”经余苦劝,部分家长转变观念,送子入学。

在教学之余,余亦与村民一同劳作,体验稼穑之艰辛。春耕之时,与众人一道扶犁耕地,播下希望之种;夏日,除草施肥,守护禾苗茁壮成长;秋收之际,挥汗如雨,收获劳动之果。在劳作中,余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亦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日,山中突发洪水,冲毁了部分农田和房屋。村民们陷入恐慌,不知如何是好。余镇定自若,组织村民抢险救灾。带领青壮劳力,搬运沙袋,加固堤坝;安排老人妇女,照顾伤者,安置灾民。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洪水之灾得以缓解。

灾后,余又带领村民重建家园。伐木建房,修复农田,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往日的矛盾与纷争皆抛诸脑后。余见此情景,深感欣慰,亦明白患难之时,方见真情。

然村落之外,尘世之喧嚣、人心之险恶,仍如影随形。一日,有外乡人来此,言欲收购村中特产,价格丰厚。村民们信以为真,纷纷与其交易。未料,此人竟是骗子,收了货物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村民们懊悔不已,余亦痛心疾首。

此事让余明白,人心难测,世间多诈。仅靠一己之力,难以改变这复杂的世道。但余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虽不能尽除世间之恶,但能在这一方小天地,播下善良与智慧的种子,亦是幸事。

随着时光的流逝,余在这村落中已度过数年。童子们渐渐长大,学有所成,有的外出求学,有的留在村中,成为有用之才。村民们的生活也日益改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余见此情景,心中满是欣慰。

一日,余忽感身体不适,自觉大限将至。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前来探望,眼中满是不舍。余强撑病体,对众人言:“吾来此数年,承蒙各位关照。今虽将去,但无憾矣。望诸位今后能继续和睦相处,勤劳善良,让这村落永远安宁幸福。”

言毕,余闭上双眼,心中一片坦然。回顾此生,虽历经坎坷,却也在这僻壤之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吾以微薄之力,为这世间添了些许温暖与希望,足矣。在朦胧中,余仿佛看到童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村民们在田野间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这美好的画面,也将永远留在这天地之间,成为吾此生最珍贵的回忆,待后人去品味,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