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息怒。儿臣没有其他的意思。”冷易轩假装低声细语地说道。
冷易轩抬头看冷临的脸色,然后又说道;“若父皇对于儿臣所做之事还存生气,那儿臣明日便离开皇宫,这样父皇以后就不会生气了。”
“哼,你这是何话!若你离开皇宫,你娘不得让我日日夜夜留在养心殿,我连她的房门都进不去,你这养不熟的小白眼狼。”冷临猛得拍了一下桌子,生气道。
“所以还请父皇不要轻易动怒。”冷易轩轻声说道。
冷临又被冷易轩说的话气到了,然后起身离开了书房。
《皋陶谟》 ——出自《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佚名/闫林林详]
曰若稽古,皋陶[1]曰:“允迪厥德[2],谟明弼谐[3]。”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4]!慎厥身,修思永[5]。淳叙[6]九族,庶明励翼[7],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8],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9],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10],能官[11]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马雚)兜,何迁[12]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13]?”
【注释】
[1]皋陶(yáo):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
[2]允:诚信。迪:履行,遵循。厥:代词,其,指古代贤帝王,此处当指尧。德:指道德。
[3]谟:通“谋”,指治国方略。明:高明,英明。弼:辅佐,指大臣。谐:和谐,团结。
小主,
[4]都:叹词,啊。
[5]慎厥身:指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慎,意为慎重、谨慎、小心。厥,其,指自身。修思永:提高自身修养要坚持不懈。修,治,指品德锻炼。永,意为长久。
[6]淳(dūn):敦厚。叙:顺从。
[7]庶:众人。励:努力。翼:辅佐。
[8]人:这里指官员。
[9]咸:全部,完全。时:通“是”,这样。
[10]哲:明智。
[11]官:管理,任用。
[12]迁:流放。
[13]巧言:花言巧语。令:善于。色:脸色。孔:十分,非常。壬:奸佞的人。
【译文】
相传,皋陶和禹曾在舜帝面前讨论国家政事。皋陶说:“诚信地遵循尧帝的德行,君主就能做到决策英明,群臣也可以同心同德。”禹说:“对啊!但是怎么做到呢?”皋陶说:“啊,严格要求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同族的人,使他们也贤明起来,努力辅佐君主自己治理国家,由近及远,就从这里先做起。”禹起身拜谢这番高明的见解,说:“对啊!”
皋陶说:“最重要的还是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哎呀!事实虽是这样,但是想要完全做到这些,只怕连先王都难以做到。知人善任才算得上是明智之人,有智慧才能用人得当。能够把臣民治理好,便是给他们以恩惠,这样臣民当然会把恩惠记在心里。既然聪明而有恩德,还怕什么(马雚)兜,何必迁徙流放苗民,又何必害怕讲那些花言巧语、献媚取宠的坏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