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北京的烧杀抢掠严重影响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导致他们无法迅速行动。李自成并不知道吴三桂不来北京的真实原因——刘宗敏抢了陈圆圆,这个理由看起来有些荒谬——作为一代枭雄的李自成显然不会相信这样的借口。因此,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自离开北京后,行军速度一直较为缓慢。直到 4 月 21 日,这支军队才抵达山海关。
李自成这次出征可谓煞费苦心。他特意带上了被俘的前明太子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试图从国家和家庭两个方面占据道德制高点。此外,李自成的军队人数实际上不超过 10 万,但他却对外宣称自己拥有 30 万大军。这种策略无疑是一种心理战,目的是通过宣传绝对优势的力量,给被困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施加巨大压力。
然而,出身卑微的李自成却无法理解吴三桂当时的想法——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宁愿用自己仅有的不到四万人的军队拼死一搏。而且,吴三桂手中掌握着防御严密的山海关防线,正静待大顺军的来袭。
此时,还有一支军队——满清的八旗军也到了山海关附近。原本,他们只是想趁乱分一杯羹,并未料到有机会与关宁军并肩作战。然而,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吴三桂竟然主动向满清求助,这让他们感到意外和兴奋。虽然吴三桂与满清有着多年的敌对关系,但如今他愿意放下成见,寻求合作,只为了对抗李自成的大顺军。吴三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个公开的理由就是李自成逼死了崇祯皇帝。】
“要真是为了崇祯报仇,早干什么去了!”诸天之下的皇帝、臣子们听到这话后都嗤笑不已,对这个理由表示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如果吴三桂真心想要为崇祯报仇,早就应该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现在才来声称自己的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让人难以信服。
然而,尽管他们对吴三桂的动机持怀疑态度,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局势下,吴三桂确实已经没有其他可行的道路可供选择。面对李自成的强大压力和明朝的衰落,吴三桂必须做出决定。要么与李自成合作,要么投靠清朝。这两条路都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让他陷入了困境之中。
【李自成对于山海关的安排可以说是井井有条,让人不禁感叹他的智慧与决断力。首先,他将自己的精锐部队留在原地休整,以保持他们的战斗力。而与此同时,那些饥饿疲惫的流民以及急于表现忠诚的新附军,则被派往前线冲锋陷阵。这样的安排既能够利用这些军队的力量,又能避免对自身精锐造成过多消耗。
大顺军行动迅速,很快抵达了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地区,成功切断了吴三桂向关外撤退的道路。这一策略使得吴三桂陷入困境,无法轻易逃脱。
除此之外,李自成还精心部署了其余的六万人马,兵分多路,分别向着山海关的西罗城、北翼城以及东罗城发起猛烈的攻击。这样的多方位进攻战术让吴三桂陷入了被动,他不得不将自己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以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
在公元1645年4月23日这一天,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队可谓是倾尽了全力,施展出了他们声名远扬的"三堵墙"战阵。这支军队被巧妙地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主力步兵,他们手持着锋利的长矛,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横向展开,宛如一道坚固的城墙。
其次,在步兵方阵之后,还有一群装备精良的弓弩手,时刻保持警惕,准备给予前方部队强力的支援。
而在大顺军队中最为强大和勇猛的骑兵则紧密跟随在步兵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后盾。更为重要的是,李自成本人亲自带领着一支压阵的精锐骑兵队伍,稳稳地镇守在全军的最后方,彰显出他作为领袖的威严与决心。
吴三桂的关宁军摆出的阵法也相差无几。大量手持长形盾牌和长矛的重步兵整齐地排列在阵列的中央位置,一共分成了四排。在这些重步兵的前方,布置着三排手持圆盾和砍刀的近战步兵;而在他们身后,则是三排背负着弓弩和火铳的轻步兵。至于那些精锐的关宁铁骑等骑兵部队,同样被安置在步兵战线的后方。
大顺军的骑兵如同疾风一般从步兵阵线的后方疾驰而出,他们骑在马背上,以惊人的速度冲向关宁军的阵地前沿。骑手们动作熟练地拉开弓弦,搭上箭矢,随后箭如雨点般密集地飞出。面对如此猛烈的箭雨,关宁军的重步兵们手忙脚乱,纷纷举起手中的盾牌试图抵挡。然而,对于远处的射击步兵来说,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并进行还击。
大顺军的步兵阵线犹如潮水般地向前推进着。就在这时,关宁军的火力如雨点般集中向他们倾泻过来。然而,在弓弩手的掩护下,大顺军的重步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长矛,侧身紧紧依靠着长盾,不慌不忙、悠然自得地向前缓缓移动。明军火力不足的致命弱点瞬间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