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朱又吐血了(2 / 2)

在这混乱的时刻,每个人的心情都沉重到了极点。朱元璋的病情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而这个意外的事件也让整个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

“朕……”万历皇帝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着,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来表达此刻内心的复杂情绪。论起凤阳祖陵被毁一事,最大的责任人无疑是自己的孙子——崇祯皇帝朱由检。然而,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根源却在自己身上。

此时此刻,他已无暇顾及那弘光皇帝朱由崧在位不足一年便被生擒活捉的悲惨结局,脑海中充斥着一个念头: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引发一场巨大的政治危机!他深知,自从天幕出现后,一直备受冷落和打压的东林党必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兴风作浪、大做文章。

反倒是最大的当事人,才只有八岁的朱由检毫无反应,仿佛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这让人不禁感到诧异,一个如此年幼的孩子为何会表现出这般冷漠?或许是因为他已经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和挫折,连亡国、上吊的场面都看到了,还有什么能够再打击到他的呢!又或者是因为他还太小,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情感和事件背后的意义。

除此之外,其他明宣宗、明孝宗明、武宗与嘉靖时空的皇帝、太子、大臣们再一次集体无语了,他们的表情变得十分复杂,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或者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更多的人则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而那些急于表现忠心的大臣们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们纷纷跪地,有些大臣甚至磕头如捣蒜,似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皇上的忠诚和敬意。有些大臣甚至磕得额头鲜血淋漓,却仍然不肯停下来。当然也有一些聪明的大臣,直接晕了过去......

【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国至崇祯帝自缢煤山,享国祚近三百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于各地,本意是若国家遇有危难,诸王可起兵勤王,拱卫朝廷。岂料燕王朱棣以藩王之身举兵靖难,夺取皇位,成为永乐大帝。由此,朱棣深知藩王拥兵自重之弊,虽仍分封诸王,但不再赐予他们兵权。

待到明末,农民起义军席卷大半中国,众多藩王无力抵抗,只得坐以待毙,惨死于农民军之手。且农民军诛杀藩王,往往牵连甚广,一杀便是一宗。时有言:“各王府及有宗禄者,诛锄殆尽”,“所遗者唯穷宗数百余人”。例如,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义军攻破汾州,仅两座郡王府便遭屠灭,宗室被杀者多达一千五百人。

明朝末年,明朝28位亲王,命运各不相同,比如那位被做成福?宴的朱常洵。然而,这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其他亲王也遭遇了悲惨的命运。

这些亲王中的大部分人最终都死于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之手:

秦王:封地为西安府,始封祖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西安城,末代秦王朱存极被俘虏,最终死去。

楚王:封地为武昌府,始封祖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六子朱桢。明朝末年的楚王为朱华奎。当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湖广地区时,兵临武昌城下,俘虏了末代楚王朱华奎,并将其全家残忍地沉入江中,他的子嗣无一幸免。

蜀王:封地位于成都府,首任蜀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末代蜀王朱至澍,当张献忠率领大军攻陷成都时,这位末代蜀王和他的妃妾们选择了投井自尽,而整个蜀王府宗室成员也都被张献忠杀害。

代王:封地在大同府,其始封祖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朱传?)在崇祯十七年(1644 年)三月,李自成率军攻入大同时,末代代王及其全族都惨遭杀害。

肃王:封地为兰州府,始封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朱楧。末代肃王朱识鋐于崇祯十六年(1643 年)冬天,李自成攻破兰州城后被俘,其全宗族人皆被诛杀。

庆王:封地在银川府,始封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旃。末代庆王朱倬纮在崇祯十六年(1643 年)时被李自成俘虏,此后便下落不明。

岷王:封地武冈府,始封祖是明太祖的第十八子朱楩。末代岷王朱企崟。崇祯十六年(1643年),末代岷王朱企崟和全宗的人全部被张献忠杀害。

韩王:封地平凉府,始封祖是明太祖的第二十子朱松。末代韩王朱亶塉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被李自成军队俘虏后死去。

沈王:封地潞州府,始封祖是明太祖的第二十一子朱模。末代沈王朱迥洪在明末时,被李自成的大将刘芳亮攻城并掳走,其下落至今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