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宗望沉吟片刻后说:“此人胆大心细,我深悔当初将其放走。”
刘彦宗连忙说:“他也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元帅不必过于自责。”
其实,顾仲勋知晓当日发生的事情,那是金军第一次渡过黄河包围东京汴京之时,金宗望要求昭人派一个亲王和一个宰相前来谈判。
昭廷派的就是才19岁的康王宋构和宰相张邦昌。宋构临行前对皇兄说:“若有用兵之机,勿以一亲王为念。”
宋构还斥责了一路哭哭啼啼的张邦昌:“大丈夫死则死矣,何足惧哉?”
接下来还发生了金宗望看到宋构在看《孙子兵法》,当时的僚属就是这刘彦宗,他出言讥讽宋构:“你们昭人只会纸上谈兵,哪里会打仗,你不如研究一下康国是怎么打败你们的吧。”
但九皇子也不反驳,更不羞恼,只是伸手要金宗望的弓箭。
金宗望也觉得可笑,他的弓可是强弓,资质一般的武将都拉不开,可那宋构不仅拉开了弓,还对准了他,吓退他几步后,冲天射出一箭,随即将弓扔在了地上,还仰天大笑。
这样的皇子在宋氏皇族里绝对是少见的,别说康国绝对不相信一向软弱,只出软蛋的宋氏皇族绝不会有这样的皇子,就是昭廷众臣也没想到康王会如此硬气。
所以当金宗望坚持退掉这个疑似武将之后顶替亲王来做人质的康王,换了五皇子过去后,宋构被封为武封节度使。还在康军第二次伐昭之时,逃脱了康人的视线,最终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没让昭宋彻底亡国不说,还因他的勇武,聚拢了武将们的心。
此时此刻,顾仲勋问出这样的话,让金宗望深思片刻后,既点头又摇头,他说:“宋构在昭南京应天府已登基称帝,如果是他派人刺杀北狩二帝,那么目的应该有二:第一,听闻遥帝贺兰延禧的悲惨下场,不忍二帝受辱,故而派人刺杀,所以元帅,还在路上的钦宗,你也要派人去通知,堤防有人刺杀;第二,他已登基,但对我康国已怕之入骨,却又不能眼看着二帝北狩,定会有大臣、将军逼着他迎接二帝还朝,先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退一万步讲,真的将二人迎回,他那个皇帝还能做吗?所以必须派人杀之。”
刘彦宗连连点头:“元帅分析得是,可又为什么摇头呢?”
“燕京城离昭人的势力太远了,能策划这么缜密行动的,未必就是昭人。”金宗望说。
“难道昭人又与他人结盟,意图不轨?”刘彦宗觉得甚是有这个可能。
“也还有其他的可能,比如燕云之地的汉人,对昭国不仅没有忠心,还大多有仇怨。昭人名义上收复了燕云,可燕山城里却是处处空巷。他们在收复之初,可有不少人痛恨昭人的背信弃义而投奔康国的,没跑走的,也没少制造麻烦,所以昭人屠戮了不少燕云地的汉人和头下兵。春秋之时,燕赵大地便多出刺客,有仇必报是他们骨子里的倔强,因此,刺杀也可能是他们策划的。”金宗望说道,其实,当时为何空巷?还不是他们康军走时,故意散播谣言,将大部分居民都带走了。昭人进驻燕京之时,康国秘密留下的一队人马,假扮昭人将剩下的人屠戮殆尽,幸存之人自然对昭人痛恨不已。
“有道理。”刘彦宗拍手称赞:“我宛平县内,也有不少侠客义士,对那场屠戮耿耿于怀。”
“还有呢?”金宗望觉得不排除这个可能,但这个可能有些低。
“元帅,康国内部也是有两股势力可能对北狩二帝动手的。”顾仲勋压低了声音说道,此时的他只想把水搅浑,让苏宓能更安全些。
金宗望沉吟片刻后说:“此人胆大心细,我深悔当初将其放走。”
刘彦宗连忙说:“他也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元帅不必过于自责。”
其实,顾仲勋知晓当日发生的事情,那是金军第一次渡过黄河包围东京汴京之时,金宗望要求昭人派一个亲王和一个宰相前来谈判。
昭廷派的就是才19岁的康王宋构和宰相张邦昌。宋构临行前对皇兄说:“若有用兵之机,勿以一亲王为念。”
宋构还斥责了一路哭哭啼啼的张邦昌:“大丈夫死则死矣,何足惧哉?”
接下来还发生了金宗望看到宋构在看《孙子兵法》,当时的僚属就是这刘彦宗,他出言讥讽宋构:“你们昭人只会纸上谈兵,哪里会打仗,你不如研究一下康国是怎么打败你们的吧。”
但九皇子也不反驳,更不羞恼,只是伸手要金宗望的弓箭。
金宗望也觉得可笑,他的弓可是强弓,资质一般的武将都拉不开,可那宋构不仅拉开了弓,还对准了他,吓退他几步后,冲天射出一箭,随即将弓扔在了地上,还仰天大笑。
这样的皇子在宋氏皇族里绝对是少见的,别说康国绝对不相信一向软弱,只出软蛋的宋氏皇族绝不会有这样的皇子,就是昭廷众臣也没想到康王会如此硬气。
所以当金宗望坚持退掉这个疑似武将之后顶替亲王来做人质的康王,换了五皇子过去后,宋构被封为武封节度使。还在康军第二次伐昭之时,逃脱了康人的视线,最终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没让昭宋彻底亡国不说,还因他的勇武,聚拢了武将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