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指导罗宾(2 / 2)

“我总感觉在第二计时段和14-15号弯非常挣扎,根本不知道在跑什么。”罗宾反馈道。

“简单来说,你就是感觉有点转向不足,进弯时缺乏对赛车足够的信心,可能有调教的原因,也可能现在还不完全熟悉这台车的特性。”马林康开始用25分钟的时间,结合两个人的车载视频就罗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

“我看这尾速,你能开到这么高,为什么我就不行?而且你的最快圈还没有拉尾流,你看看我这圈,甚至借助一点进入冷却圈赛车,还是慢一些。”罗宾发现一个小问题,继续询问道。

“我看看,如果我没记错,你这圈拿来对比的应该是用上偏向更高下压力设置,但伊莫拉不太需要这么高,早些时候你们都用更低一点下压力设置去跑,应该有这方面的车载。”马林康回应道。

两个人继续翻车载以后,终于找到罗宾尾速最高的一次,同样没拉尾流,还是稍微比马林康慢,只是没有对比圈那么夸张。

“最后一弯没处理好,事实上你在18号弯那边节奏就乱了,我们再一帧帧分析下问题。”单是这个问题,马林康又讲了20分钟,双方再讨论一会后才去准备吃午饭。

所有讲解的问题都不只是针对于这条赛道,更多则是如何在不同的赛道中更出色的处理这些东西,需要车手能够迅速的适应并掌握。

下午的测试,马林康并没有继续作为标杆车手驾驶,而是在车库里观察罗宾和其他3位车手的情况,把硬性指标完成了再说。

来到赛道之前,里奇给马林康的要求是尽可能帮指导每位车手,尤其是下午,这个时间段赛道条件会更好,早上有驾驶任务不做特别强求。

接近测试尾声的时候,三叉戟结束今天的测试任务,马林康和4位车手一起复盘一整天下来的情况,进行全方面分析的同时,针对不同车手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单独指导,但没有像中午对罗宾开小灶一样花费如此大的精力。

“指导车手的感觉如何。”指导完车手后,里奇上前询问马林康,看着后者的样子有点想笑。

“别说了,以前最重要的考试都没有这么用脑过度,这玩意真的累,比驾驶还累许多。”马林康感慨道,脸色都有一点点白,想笑都笑不出来。

“没事,也就这一次,罗宾会不会在我们车队还得看他选择,不过现在科斯托亚和明斯的合作都还行,虽然我们并没有专门接收沙特阿美青训的业务。”里奇笑着说道,几句话就把情况说清楚。

“我倒不急,这些是他的选择,而不是我的,能做的东西就这么多。”马林康回应道。

“确实,但有F1车队加成,确实会在一些方面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罗宾选择如何,他都会比其他车手领先一步。”里奇回应道。

其实,这只是马林康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指导,但直接影响罗宾接下来几年的生涯发展轨迹,以一种难以复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