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也想成为那样的大人(2 / 2)

杜萌听明白了,“你是觉得,姐姐跟她有点像?”

“姐姐比她更好一点。”宋雨说道,“可是姐姐也有秘密。”

宋雨把车上的小发现说完之后,杜萌想了想,“可能是相当好的朋友吧,所以李老师觉得应该避讳一下。”

“大概吧。”宋雨隐隐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可是人就是这种东西。朋友也……怎么说呢,如果我在现实里,失手打死一个人,你还会跟我做朋友吗?”杜萌问道。

“那是当然。”宋雨想也没想地回答道。

“那为什么姐姐只是朋友在天河路,你就要想这么多?”杜萌又问道。

“我也不知道。”宋雨实话实说。

杜萌仔细捋了一遍今天的话题,找出了一条线索,“姐姐对你来说,身上有光环吗?”

宋雨沉默了。

结合她的成长经历,青春期就开始疏远的母亲,杜萌似乎抓住了一点什么……

缺失的需求不会消失,只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是把“理想的大人”加上光环,放在一个不太现实的位置上。

“你的第一个朋友,或者说玩伴,还记得是什么样吗?”杜萌突然换了一个话题。

宋雨一愣,“忘了。”

“我以前以为是沈丹云,一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是我妈。”杜萌说道。

宋雨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杜萌继续说了下去,“我妈在不做妈妈的时候,都跟小朋友一样。出去逛街,我要吃什么都给我买,如果她爱吃,就会跟我抢,抢完了不够吃就再买一份。

要是她不爱吃,那更完蛋,我买什么都得自己吃完,她一口都不碰。在家里一起玩玩具也抢,看电视也抢……绝对不会因为是我妈就让着我什么。

所以等到我上了学,人缘是很好的,因为在家里跟妈妈已经相处习惯了。后来我问我妈,是不是为了锻炼我的性格才跟我抢,她说……

妈妈只是一种功能性的身份,需要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但除此之外,在孩子不需要这些功能性的时候,她都首先是自己。

所以我认识两个妈妈,一个成熟的,是我妈妈,另外一个和我一样大的,那是她自己。

但这两个人也是同一个人,只是一个人的两个面,然后我妈在工作的时候,在和别的大人相处的时候,还有更多面。”

宋雨仔细体会了一下她说的这些东西,明白她在说什么事情了。

“如果啊,我是说万一,你发现你的妈妈……”

支支吾吾了半天,她到底没能做出这个假设,感觉实在不太礼貌。

“做什么都没有关系,首先她是一个好妈妈,也是我的好朋友。至于她是不是别人的好朋友、好同事、社会意义上的好人……我没有那么崇高的道德。”杜萌说道。

“我没有那么崇高的道德”,多好的一句话啊。

所谓“自洽”,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先制定关于“自我”的标准,而非用标准去衡量外界呢?

是“我”要如何去对待人、事、物与“我”交界的部分,然后与“我”无关的人、事、物……

那就只是“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