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小童尸骨是经过大理寺的仵作验过的,被火烧成灰烬的衣服也是那日公主所穿,甚至那具童尸的右手手腕处也有一颗同公主一模一样的红痣!”
岑二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团小衣,“倘如二十八年的章行舟真的见到了长公主,那就说明当年的那具童尸根本不是公主!”
死去的公主不是公主,那就说明一定是有人将那具童尸伪装成公主的模样放在了火海里。
而这个人用这具尸体替换掉公主,是想让所有人都以为公主已经死在了火里。
可他将公主带走是为了什么?
是为要挟皇帝皇后,还是为了......
救她?
如若是为了要挟皇帝皇后,那先皇后寝宫里的那场大火就一定是人为所放。
可这样一来,放火之人完全不用大费周章地掩盖掉放火的痕迹,他只需要在事后送去消息,要挟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
可倘若不是为了要挟,而是为了救公主呢?
那救公主的人事先定然知道会有人放火,为了救下公主这才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但不管是要挟还是救,二十二年的那场大火不是天灾而是人为已经板上钉钉。
那放火之人又是为了什么?
不等岑二细思,耳边却突然响起岑鸢的声音。
“皇帝下旨将我贬去峮州,本意是为调查峮州究竟是不是那群包藏祸心的土匪大本营。”岑鸢见岑二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便不再沉默,将之前的事情一件一件摊开了说,“从齐少虞在连山被劫走后朝廷连损三批精锐,最后却只得了一封写着‘叛臣’二字的血信。”
“这一年来程乾数次派人暗中调查,终究发现了峮州或许有线索。”
“可他不信旁人,此等叛臣之事他也不敢交给别人,所以从他得知峮州有异的时候,就一直在找能让我北下的借口。”
听见岑鸢这样说,岑二也立刻反应过来,“所以在丞相弹劾了您之后,陛下便借机将您贬去峮州。”
谁料岑鸢微微摇了摇头:“丞相弹劾我结党营私、欲图谋反。可结的是谁,私的又是谁,他从未在当朝请奏的折子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