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一字一句沉沉的声音好似钟声,替钟毓敲开了一道长达十九年的迷雾。
她站在一个人的回忆里,完整地看清了当年的桩桩件件——
那日被崔鸿飞抓住的人经查,是西蛮那位异姓王买通大梁的不良人,后来在崔家军的审问下,这位不良人说出了冲撞崔家军驻营地的实情。
他本是峮州官府的一位搜查情报的小吏,因老母病重走投无路,每给母亲买一份药,就要把家里值钱的物件拿去典当行换钱。
直到他当了家里最后一件值钱的玉坠子,拿着银票从典当行里出来的时候,一个外乡人拦住了他。
外乡人给他一百两银子,说是见他囊中羞涩,好心先借与他,待老母病好之后再还也不迟。
小吏虽缺钱,但也知道平白无故不会有恩惠砸在自己头顶,便拒绝了。
后来那外乡人又见过他好几次,每次见到都会说自己先借给他一百两银子,可小吏每一次都拒绝了。
小吏寻了一个又一个郎中,买了一副又一副药,可老母的病不仅不见起色,反而还愈发严重起来。
直到他将典当玉坠子的钱连同自己的俸禄全花完,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小吏忽然就想到那位曾经找过他几次借钱的外乡人。
于是他便去了典当行外面碰运气,却不想这一碰,还真让他给碰到了。
外乡人见他过来听明来意,当即便给了他十两银子救急,还说剩下就是两银子等他回家取来之后再给。
小吏接过十两银子,十分感激这位外乡人,许诺他若有什么自己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从这以后,外乡人便成了小吏家的常客,隔三岔五便会买些补品送去给老太太,偶尔还会找几位郎中来给老太太看病,也不知怎的,老太太的病竟慢慢有了好转。
后来有一日,外乡人突然找上门来,说自己的远方亲戚要来峮州投奔自己,拖家带口住在他家里十分不便,便想让小吏看能不能替他找一处僻静些院子,好让亲戚搬过去。
小吏当即答应,之后每天都去打听,直到问到一间价格合适又刚好是僻静之地的宅院,小吏立刻便告诉了外乡人。
外乡人的亲戚十分感谢,告诉小吏倘若哪一日有事找不到外乡人,来找他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