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售货员了。
边上好几个军嫂要不是还顾忌着自己和姜琴第一次见面不太熟,都想直接上手了。
但就算是没上手。
她们的眼神也都黏在姜琴的脸上,迟迟移不开。
二十五六。
这皮肤!
这眼神!
这状态!
是正常应该有的吗???
现在虽然都讲究个生活简朴,不讲究什么好不好看,皮肤好不好的。
但不讲究归不讲究。
同样都是二十五六岁。
自己的皮肤摸着跟老菜皮似的。
别人的皮肤看着就跟那豆腐一样,看着又透又亮。
谁能不羡慕?
真要连这点情绪都没有了,那百货商店每次来新布料的时候,怎么还会有那么人去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尤其是那些自己平时就用雪花膏抹皮肤的军嫂,就更蠢蠢欲动了。
之前还在为自己头发稀疏而心碎成一片片的顾淼,现在看到大家的反应,瞬间又乐了。
恨不得把自己的下巴抬到台上去。
【没错,我的美人妈妈就是这么好看!!不光好看,还很有才华!!她还能写文章!你们不知道吧!!哈哈哈哈!!】
也就是她的心声大家听不到。
要不然,姜琴都能当场脚趾抓地,抓出一座家属院出来。
但很显然。
顾淼的心理反应虽然夸张,但还真是这会儿大家的共同想法。
之前说自己在妇联工作的军嫂就直接开口问道:“妹子,你这平时用的雪花膏吗?是用友谊的还是用百雀羚的啊?还是沪市女人?还有你这头发,平时用头油吗?谢馥春的吗?你用不用牙粉啊?我看你牙齿白得很,是用的东方红牙粉?”
这噼里啪啦历数各种品牌的架势,即使是这个军嫂没说自己的家庭条件,在场人们也大概能猜出来,这条件,绝对差不了。
再联想刚才她说自己是妇联工作的。
哪怕是个干事呢,那也算是个干部了。
知道这些倒也正常。
她这么问了,虽然她说的这些东西里,大部分都是在场的军嫂们不太可能舍得花钱买的。
但大家还是都眼巴巴看向了姜琴。
虽然自己是不太舍得买了。
但知道了,以后攒点钱给自己闺女买也好啊。
她们还有一种隐秘的想法。
要是姜琴这么好的皮肤状态是建立在花这么多钱,买了这么多一听就贵的好东西的基础上。
那她们心里还能平衡一点。
刚这么想呢,下一秒。
“没,我还没随军的时候,一直在老家村里待着,都没怎么去过百货商店,前几年用的是供销社买的蛤蜊膏,后来用的是友谊雪花膏,其他那些东西我都没用过。”
!!!!
啪的一声。
心里的平衡瞬间被打破。
那个妇联工作的军属更是当场倒抽一口气。
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皮肤。
就……怎么说呢。
她三十三岁了。
在今天之前,她对于自己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
至少和身边同年龄层的相比,她自认是完全比得过的。
她也从来不瞒着别人自己用了什么面膏头油。
只是如今才知道。
后天用再多保养品,也比不上有些人的天生丽质啊。
看看姜琴,再看看婴儿车的两个孩子。
虽然婴儿的皮肤一般都很好。
但这两个孩子的皮肤也依然是她见过这么多孩子中,数一数二好的。
好吧。
连最后一点侥幸心理也没了。
这就是天生的好。
还遗传给了孩子。
只能说,人比人,气死人。
姜琴也知道自己这么说,有点太张扬了。
说完,又顺着接了一句:“不过也是我在老家常年不怎么出门,家里婆婆经常会给炖汤喝的缘故,不晒太阳,又食补,身体底子好了,状态当然也就好了。”
比起天生的。
当然还是这种理由更能让人心里平衡一点。
甚至于,相比较前面妇联军嫂说的那些昂贵的护肤品,姜琴说的这两个护肤方法,还更符合大部分人的现实情况。
妇联军嫂摸摸皮肤,又看看外面才刚四月份就艳阳高照的天气。
到底还是轻叹了口气。
“我想想你说的也是,在来随军之前,我老家沪市那边的阳光没这边那么烈,我皮肤也比现在白许多。”
这话让在场一众女同志都心有戚戚然。
宁省的太阳本来就很毒了。
家属区有一部分军属本来就是宁省人。
她们对宁省的阳光可是深有体会。
四月份还好,到了六七八月,那到地里低着头干活的时候,不到半个小时,脖子后头就能晒掉一层皮。
葫芦岛比起宁省其他地方,不光是太阳更晒,海风也更凶。
就是钢筋铁骨,这么日日风吹日晒的,不用多久也都要生锈腐蚀了。
那就更别说人的皮肤了。
说实话,这些军属们都还算好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少她们中大部分人来随军后,就算是暂时没安排工作,好歹也不用下地干活了。
再怎么风吹日晒,也比岛上当地生产队的老乡们日子要好过不少。
至少,她们就算是不舍得买雪花膏用,也好歹能花钱给自己买个蛤蜊膏抹抹。
妇联军嫂说完,又接着问道:“妹子,你跟我再说说,你在老家都喝什么汤?我回去就煮!”
姜琴本来也就是随便说说。
主要还是为了给自己之前说的那话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