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2)

丫鬟立刻闪开,夏千寻走上前,一脚踢开灯笼,吩咐贴身婢女去后院取水。

不久,丫鬟端着一盆清水而来,夏千寻凑到鼻子前面闻了闻,确定里面装着无色无味的清水后,便朝着火焰泼了上去。

火焰这次终于熄灭,但栏杆烧得焦黑,铃兰站在旁边,依旧能感受到焚烧后留下的灼热。

铃兰低着头,还未从方才震撼中回过神,不出一会儿,她瞧见灯笼的残骸里堆着白色粉末。

白色的粉末,蜡烛燃烧会出现白色的粉末?那粉末似乎没有味道,究竟是什么。

“让长史夫人见笑了。”夏千寻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铃兰愣了愣,悄悄与跟在身侧的拾芳对了个眼神,头转向夏千寻,继续道:“我们先去门口等长史的消息吧,这里交给他们下人处理。拾芳这丫平时替我家熊孩子收拾烂摊子收拾习惯了,叫她跟着一起收拾吧。”

说罢这话,铃兰便叫着夏千寻一路离开,夏千寻很快应下,临走前看了一眼拾芳,若有所思。

等他们走后,拾芳蹲下身子,趁着其他家仆没注意,捡起一片沾着白色粉末的灯笼碎片,偷偷藏入袖中。

那日午后,两人等到元邈那边的答复,说是此案仍有疑点,不便此刻解封。

铃兰歉意地冲夏千寻一笑,说回家替邹家班说情,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回到家中后,铃兰将灯笼碎片交给了元邈,让元邈化验此灯笼是否含有剧毒。

果不其然,元邈在灯笼碎片上发现了大量的砒.霜。

砒.霜微溶于水,但砒.霜不溶于酒精,所以灯笼上面会出现大量奇特的白色粉末。

铃兰也是因此生疑,而元邈替她证实了猜测。

他们两人想着过几日重启对邹家的搜查,不过次日她的希望便落空了。

邹季澄亲临官府,请求撤销此案的调查,声称这几日因为案件他的戏班子无法正常排演新戏,影响了收入,所以他希望此事大事化了,以便戏班子尽快开张。

唐法不同于现代法,刑事和民事分得不清晰。邹季澄是受害人,他撤销告诉,元邈等人不得再追究,只说好拖延他们过几日再解封。

邹家做贼心虚的行为,实在有些刻意。

在铃兰替他研磨的时候,元邈便把想法说出口:“铃兰,这事有点古怪,你前日刚拜访过邹家,邹家便撤销了告诉,这时间未免有些巧。”

铃兰抬头,回想了一遍拜访邹家的场景,便道:“邹家那名受害小妾在描述遇害那天的情况时,一直谎话连篇,她大概知道行凶者的身份,想掩饰那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