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阑声线惯常冷冰冰的:“晏少卿如何看?”
晏之棋抬头,看到陈阑坐在上首,表情十分散漫。他的左侧站着一个年轻侍卫,神情冷漠地抱着刀环着胸。
晏之棋收回了视线。
他说:“西楚善辩,只需找出一个能辩得过他的人即可。”
陈阑便问:“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我大兴人才颇多,你觉得谁来合适?”
人才是挺多的,光说青云榜八大才子便已是世间罕见。
只是八人各有千秋,从未听说有一人精通此道。
陈阑当然清楚这点,所以他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扔了出去。
然而晏之棋似乎早有答案,拱手道:“有一人可。”
一直面无表情的沈琅突然看了他一眼,陈阑闻言,起了些兴趣:“哦?是哪位?”
晏之棋说:“萧太师府,萧三公子,萧洄。”
第23章 天净沙 11
翌日,晏南机从大理寺出发去上朝。
他连夜看完了巫听的起居注,盘问了东国使者许多细节。将近一夜未合眼,天将明时方在书案上小憩了一会儿。
太和殿外,萧珩大阔步走近,盯着他眼底淡淡的乌青,问:“一夜未睡?”
晏南机困倦地嗯了一声。
他伸手揉了揉眉心,或许是没睡好的缘故,内双眼皮直接变成了单眼皮,看过来的眼神锐利至极,给人一种不好惹的错觉。
两人并肩往太和殿内走,一些原本想上前招呼的官员犹犹豫豫的,到底是止住了。
“进展如何了?”萧珩问。
“不是托他转告你了吗。”晏南机嗓音有些哑。
“我想听听细节。”萧珩说,“ 昨夜原想亲自走一趟的,但不巧,被人抢先一步。”
萧洄卷入东国使者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原想着解决了手头上的事就去看看。
但萧叙去了,他就不太方便去了。
两人说了一路。
进了太和殿,又默契地分道扬镳走到各自的位置。
朝上,泰兴帝果然提到了昨日巫听之死。
晏南机出列大致说了下事情的原委,具体的还得等到今日开堂。
出乎意料的,听完后,泰兴帝单独拎了一个人出来:“萧洄,我没记错的话,太师的幺子便是叫这个名字吧?”
百官中,有四人抬起了头,在一众头顶中非常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