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2)

但有一点能笃定的是,他让他做官,让他有能力做为民的英雄,他肯定不会不开心。

如果不开心,萧洄便不会为难民的生计出谋划策;如果不开心,他不会为碧娘和汪绮罗鸣不平;如果不开心,也不会初入京都便为一民女讨回公道;如果不开心,他便不会回京都;如果不开心,当年在古井旁也不会对他说那样的话。

少年少,何不为。若不为,枉年少。

萧洄有能力,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只是可能在成长路上迷失了,也有可能迫于什么压力,不得不将那样的自己藏起来。

在金陵的六年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才让对方变得如今这样淡漠。

可少年曾是那样恣意。

少时,他跟萧洄的接触不多,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年乞巧节。少年陪他坐于古井前,看尽满天繁星。

那天以后,他的心底便住进了一颗星星,疲惫时,怅然时,便拿出来看看。

一看就是六年,直到再次重逢,然后他发现那颗星星变暗了。

它在茫茫星空中迷失了。

它孤独地前行着。

没有人拉他,那他拉他。

没有人与他同道,那他便与他同行。

他要帮他一次,一如六年前他帮自己一样。

……

……

萧洄最终没敢十天半个月不去,三天一过,他就老老实实收拾东西,派人去大理寺回话了。

不论是前世还是现在,他记忆力向来很好,几乎可以称得上过目不忘。

原先他还以为这是人类正常的表现,直到有一次他没设防地表现出来,看到军方高层震惊的眼神才察觉到不对劲。

哦,原来聪明的是只有他自己。

去大理寺的头一天晚上,萧洄领着香荷给自己收拾东西。

“把我大哥送我的那支紫狼毫毛笔给我带上,还有我爹给的砚台,放库房是不是快生灰了?正好拿出来用用。”他指间勾着那块平安扣,靠在椅子上,道,“纸就不用带了,那边肯定有。坐垫给我带两个,大理寺这般穷,我坐一下午肯定腰疼。”

“毛毯也带上吧,中午睡觉用得着,哦还有木刀木锉…就那一个工具包,都给带上吧,摸鱼的时候正好可以玩。”

香圆香荷按照他的吩咐将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放进包袱,灵彦蹲在门口看着包袱一点点变大,脸色越来越古怪。终于,当萧洄让人将那把箫也装上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公子,您不是怪晏大人害您吗,为何您看起来比去上学还开心?”

萧洄顿住,皱起眉,“你哪只眼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