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和平饭店上了报纸,上了广播(1 / 2)

谢莲伸手拍了拍几个侄子的肩膀:“你们就按你们姑父说的回家跟家里人商量,我们这是长期的生意可不是一天两天,再是自家人也不能总是白让你们干活儿,你们要是不拿工资,那以后我们也不敢请你们干活儿。”

三个侄子午饭,他们家里人对这个大姑可是重视得很,平时教他们的都是必须要听大姑的话,大姑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敢惹大姑生气,回来打断他们的腿。

三兄弟面面相觑,谢莲笑着推他们出门:“好了,你们回家吧,路上小心点,可别摔了,告诉你们爷奶和爹娘,就说大姑如今生意好得很,可赚钱了,也让家里人去捞小龙虾抓黄鳝来,大姑大量收购。”

三兄弟只能乖乖的答应下来,一人扛着一箱啤酒,一口袋辣卤小龙虾,麻辣和蒜蓉的都卖完了,谢莲说改天她专门去家里炒给家里人吃。

晚上盘点,一家人看着那营业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卖了五百斤小龙虾,一斤五分钱收回来,他们一斤卖一块钱,这就是五百块钱,成本就二十五块钱,加上油和各种调料,二十五块顶天了,光是卖一晚上的小龙虾,就纯赚了四百五!

还有啤酒的利润,他们今天晚上可是卖出去接近三十箱啤酒,一箱啤酒能挣三块钱,这又差不多是九十块钱,麻辣鳝鱼又挣了十八块钱。

就这一晚上,他们赚了别人好几个月的工资。

赵念晴伸出手在爹娘和二姐三姐的面前晃了晃:“回神了,不用怀疑,我们就是挣了五百多块钱,就一晚上。”

一家人激动得怎么都睡不着,只有赵念晴气定神闲,在二姐和三姐不断激动的时候,她已经呼呼大睡梦周公去了,今天可真是累死她了。

第二天,工商局的办公室主任张建国就带着个记者来采访赵和平了,详细的问了他们是怎么想到开小吃摊做生意,重点问了是怎么想到做夜小吃炒小龙虾的。

赵和平不懂包装自己,就只是老老实实的说了他们家被逼无奈摆摊做起了小生意,再到后边公安局的同志带着他们在工商局、卫生局、税务局几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了铺面,丰富了香城人民的菜篮子。

记者很会发掘其中的 闪光点,从赵和平一家发家致富的经历中,挖掘出了各个部门改变作风,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为人民服务,促农增收的同时,也树立了一种正确的导向。

只要你勤奋努力,就能有收获。

问到收入,赵和平笑着说,他们一家五口主要就是挣个人工钱,除去了开支,倒是也能够他们温饱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问到他对未来的打算,赵和平动情的说道:“我就希望我以后能让我的妻子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希望我的妻子少累点,开学我会送我最小的两个闺女去继续上学,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家步入绝境的时候,乡邻和我岳家都伸出了援助的手,可是最终让我们一家能够活下来的其实是我的老闺女,如果她不是读了书,有一定的见识,我们家可能在被赶出家门,我又双腿都受伤不能行走的时候就饿死了。”

赵和平说到这里呵呵笑了笑:“记者同志,我刚才只是说顺口了,我们如今是新社会,我们的政府还有我们的干部都是全心全意在帮助我们的人民,自然不会看着我们一家五口饿死,我只是想表达我们一家肯定会过得很难。”

记者不住地点头表示理解,这位赵和平同志的政治觉悟非常的高啊,对于我们的政府和干部那是绝对是信任,这都是正面报道的好素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