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太子不愿意耽误自己的孩子们,不管怎么想,现在的他离开一生不停歇,是对所有人有利的做法。
四皇子送走了前太子,他知道这样的做法对所有人都好。
*
四皇子有心当一位明君,而且他自己也知道兄弟们如狼似虎,跟他现在相提并论的八皇子魏禩,那更是令百姓们称赞的存在。
不得不说,八面玲珑形容八皇子,真的是一个非常贴切的一个词语。
不仅在世家中如鱼得水,治理下的百姓都连连称赞他有能力,反正读书人一直在宣扬八皇子魏禩的名声。
论整个王朝中谁的名声最响,八皇子魏禩绝对是当属第一。
而四皇子魏禛的名声,都比不上八皇子了,甚至还有一个冷酷无情的名声,在读书人的口中,他的名声不咋地。
毕竟世家林立,读书人都是出自世家,或者是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四皇子也不是针对世家,他只是针对为非作歹的世家,毕竟世家家中的田地,金银珠宝生意哪一样,不沾老百姓的血?
四皇子干掉了不少世家,在读书人的圈里,名声就好像是阎罗王,特别不好。
*
六皇子最无奈,名声比不上八皇子,能干比不上四皇子,甚至还会被外家拿捏了。
甚至就连魏武帝都看不上他,四皇子和八皇子的名声都比他响。
而且最让六皇子无奈的是百姓们都出走了,大多数是去了八皇子地盘,还有一部分是去了四皇子的地盘。
倒是有大部分从四皇子的地盘跑来的世家子,纷纷的跑到了六皇子和八皇子的地盘,搞出来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八皇子捞到了读书人,世家的支持,而四皇子捞到了老百姓,大量的人力,而且土豆经过种植之后,完全可以提供给这些老百姓们吃饱。
六皇子逐渐的被分吃了,软的硬的一起来,他被两个兄弟给分了。
*
“本皇子也出去占地为王!”
六皇子直接摔杯子不干了,兄弟们实在是太卷了。
六皇子带着自己的兄弟,给父皇送去了一封信,魏武帝也回了信,现在还劝了六皇子。
‘老六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的兄弟都是人中龙凤,实在是太卷了。’
魏武帝的劝说信,直接把六皇子给打击的不行,随后他带着一腔热血,还有大批的人马加上海船,路过的海盗直接背干废。
阴差阳错下,六皇子到了倭寇的‘大本营’,倭国,一腔怒火无处发泄,一不小心灭了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