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想到这郊外田庄,一座小客栈还做皮肉生意,整的像勾栏,只不过妈妈成了掌柜的...现在昌叔都被问了,那么魏攸...她一念及,有种别样的滋味。
掌柜吃了昌叔一瘪,颇是遗憾错过这样的大主顾。
彼时又见窦姀看来,心头一燃,忙堆起笑脸:“自然自然,若是小娘子想听小曲,咱家这儿也有......”
窦姀:“...嗯...我不必了。”转头招了昌叔上楼。
......
窦姀进了厢房,仔细安妥藏好贴身财物,又带着人楼上楼下浅转一圈。
这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客栈,前院歇马修车,后院晾衣晒被。
一楼有烧饭的厨灶、米缸菜杠、酒窖,大堂的西北角陈放数十张的小方桌,有茶水点心,专供旅人临路打尖所用。
大堂的正中,还挂着一牌匾,笔走龙蛇写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窦姀默念,倒还有股江湖气。
虽是正月初一,但因江陵是富庶之地,买卖也多,来客栈借宿打尖的人并不少,男女老少都有。
有过路的商队,有赶考的书生,也有拖家带口来江陵投奔的......
窦姀想到魏攸...
那么他又是因何会出现在这里呢?
她忆起昨晚上窦洪提起,说魏攸曾在两个月前离开江陵。去了何地,做什么事并不清楚。那么如今,他是回来吗?
从前在家中,她常盼着逢年过节他能来窦府,与自己见上一面。
而今日魏攸就在这客栈中,她反而近乡情更怯。
天黑了,窦姀和昌叔刚回到厢房,便见店小二端着饭菜进来。
客栈建在郊外,膳食自然也不比繁闹的城里,有各种山珍海味。
这些菜都是从附近村子收来的,眼前只有干煸冬笋、辣萝卜、莼菜羹,还有胡饼。肉便是客栈自养的,做的一道熨鸡。
店小二放下饭菜走后,窦姀便招呼昌叔过来。
昌叔起先讲究规矩,总觉不妥,窦姀便笑道:“规矩都是高门院儿里做给人瞧的,旅途就简,咱哪还讲究那么多?况且我今日这一走,也不会再回江陵了,咱们日后不再是主仆。你在窦家做了二十年的管事,也是看我从小长大的,姀敬你如长辈。”说完便拉昌叔坐下吃。
虽在路上,这顿饭却吃得格外安心。
昌叔时不时与窦姀说些府上的趣闻儿。
以前窦姀老待在梨香院里,不爱外出,虽也在窦府,一些事却是听也没听过。
聊到瓶翠时,昌叔忽然一顿,神神秘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