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还幻想着,有朝一日,忽必烈能派人将自己救出牢狱,如今看来,是无望了。
郭襄见达尔巴这般模样,瞧出了他心中的顾虑,忙安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师兄,你不必忧心,我此次前来,便是救你出去的。”
“真的?师妹你能救我出去?”
达尔巴简直不敢相信,看着这小师妹年纪轻轻,能有何能耐救自己出去。
“师兄,不骗你。只要你能告诉我,我当年的身世之谜,我便可求着守将放了你。”
达尔巴听到这里,心中略微有些忐忑。他担忧眼前的小师妹是来套他的话,也许忽必烈大汗并未驾崩。
倘若自己将郭襄的身世告知于她,万一她不放自己出去可如何是好?
即便放自己出去,倘若忽必烈大汗如今未死,那自己作为大元的国师,这般背叛,又如何面对忽必烈大汗?
想到此处,达尔巴瞬间沉默了下来,依旧执拗道:
“师妹,你走吧。关于你的身世,我是不会告诉你的。此乃当年忽必烈大汗所下之令,我不能违抗。”
郭襄见达尔巴油盐不进,心中虽苦恼,但想着自己与他也有八年未见,他有所疑虑,半信半疑,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也不再勉强,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在狱吏的带领下,前去寻霍都,碰碰运气,或许霍都能告知自己身世之谜。
此时的霍都,也在狱中呆了半年之久,心中满是绝望,本以为今生就要在狱中度过。
突然郭襄的到访,让他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毕竟他还年轻,不甘心一辈子困在狱中,他还有诸多抱负未曾实现。
郭襄见到霍都后,忙告知了自己的身份。
霍都得知此人正是自己八年多未见的小师妹郭襄,心中也很是诧异她怎会来到这里。
但霍都头脑聪明,想着既然守将能带郭襄前来探望自己,定是郭襄有些关系人脉,忙道:
“小师妹,你可有办法救师兄我出去?”
郭襄见二师兄霍都如此急切地想要出去,也不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道:
“二师兄,我此次前来,便是救你出去的。”
霍都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忙道:
“师妹,能设法带我出去,什么条件我都愿意答应你。”
“师兄,我想让你告诉我我的身世之谜。”
霍都听到郭襄如此说,心中也犹豫了一番。毕竟此事在大元军中,此前乃是绝密。
曾经,忽必烈大汗下令,知道郭襄身世之人,不得擅自将她的真实身份、身世告知于她,否则定有重罚。
故而这么多年,郭襄都不知自己的真实身世,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儿,由师父金轮法王带入军中抚养。
霍都诧异的瞧着郭襄,问道:
“师妹,那大师兄达尔巴没将真相告知于你?”
郭襄道:“我问了大师兄,他不肯说。”
霍都心中明了,大师兄身为国师担心受罚,故而不愿告知。不过,他如今啥也不是,却要在这狱中度过余生。
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不管师妹能否真的放自己出去,不妨一试,总比一直待在这强。
大不了出去之后,再投靠其他明主,也无妨。如今,在临安城,大元忽必烈大汗大败,恐将失势。
与其日后跟着他,前途未卜。不如趁此,道出这个秘密,换得自己自由,倒是个好主意。
霍都思前想后一番,忙对郭襄道:
“师妹,只要你能救我出去,我愿意将你的身世告知于你。”
郭襄斩钉截铁,一脸正色道:
“千真万确,二师兄快细细道来。”
说罢,同一旁的狱吏使了个眼色,狱吏倒也配合,毕竟是皇上有令,便点了下头。
这时,霍都放下心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道:
“小师妹,当年襄阳大战之时,由于郭靖黄蓉夫妇死守襄阳,致使我等元军连连受挫,历经六年,都未能攻克。
后来忽必烈大汗与军师商议,便决定报复郭靖黄蓉夫妇。
此时郭靖黄蓉夫妇,刚刚生下一对儿女,郭襄与郭破虏。而你便是那对儿女中的郭襄。
于是,忽必烈大汗派大元中武功轻功最高之人裘千仞,趁着夜色潜入襄阳城,将尚在襁褓中的你偷入元军阵营。
本打算用你的性命要挟郭靖黄蓉夫妇投降。然而,万万没想到,你父亲郭靖,在民族大义面前,刚正不屈。
后来元军大败,当时忽必烈本下令将你处死。但念在你尚未满月,杀了你也无甚意义,况且反而会招来不好的名声。
毕竟忽必烈大汗,也想更多地获得民心。
故而想着将你养大,教你习武,让你来对付你的父亲郭靖黄蓉,让你们父女相残……”
听到这里,郭襄瞬间眼含热泪,心中满是悲伤。
此时她方才明白,为何义父忽必烈、师父金轮法王要教自己武功,又送自己去少林寺。
而在义父临终之前,还要下令杀自己。原来如此,这样一想,全对上了,也算明白了。
看来那襄阳城的郭靖黄蓉,并未骗自己,他们真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还好当时在襄阳城自己手下留情,没有重伤自己的亲生父亲郭靖。
她心中满是愧疚之意,一心想着要回襄阳城见自己的亲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