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璃不用深思就明白,三个国家里,这齐国最有可能被灭掉。
只是崔璃念着齐国先太子“齐钰”的名字时,总会想到宣玉年,只是一种直觉吗?
她未曾问过宣玉年他的真实身份,但她似乎也能猜到,宣玉年对齐国太熟悉了,齐国世子、袁秋丽等人的行踪,似乎他早就查清楚了。
先太子齐钰的母后就姓“年”,年皇后身陷巫蛊案里,传闻她死于诅咒,年家也下场凄惨,被打上通敌卖国的罪名,全族满门抄斩,太子齐钰消失不见。
如果齐钰就是宣玉年,宣玉年给自己取名“玉年”,是不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族?
韩通韩昭这些人啊,很像死士,但又比死士多了人情味,想到自己的师傅宣闻曾经的话,韩昭等人出没乱葬岗是司空见惯的事,说明这些人经常处理阳光背后的事。
这些人很显然不是国师府培养出来的,认得主公是宣玉年这个人,而不是国师的义子。
崔璃也曾好奇,如果宣玉年是太子齐钰,那为何不回齐国夺取皇位呢?但她又想,将齐国比作大树,那么这棵树早就烂根了,只是外面看起来还是正常的,实则暴风一吹就倒。官员都是些酒囊饭袋,习惯于搜刮民财,齐钰回去,将会面对积贫积弱又的齐国,又何必回去?
她再想想参与年家灭族的人的下场,老皇帝死在儿子手里,他的儿子们互相夺权,他的弟弟逼宫杀了老皇帝的后代与亲信,那些曾经对年家隔岸观火、落井下石的人,不都被清算了吗?
崔璃身在芜柳城,小团团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婴儿,不需要她为他操太多心,自然就想了解几国动态,打发时间。
第485章贵妃她清艳脱俗(二百三十五)
齐国与姬国想结盟,想先灭掉梁国,以免梁国势力过大,将来轻而易举地将他们两国灭掉。
如今他们想先一步发动战争,但两国并不是完全信任彼此,反而是相互防备。
他们也很清楚,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后,如果没有梁国的存在了,他们两个国家就会继续爆发战争,除非两国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彼此,或者是常年战争导致无力再开战,暂时停战,休生养息。
但是梁国不可能乖乖让他们灭掉,就看三个国家谁更胜一筹。
一旦平静被打破,局势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不是谁想打仗就打仗、想停战就停战的,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统三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代社会里,能跳出这种历史周期的国家少之又少。
在齐国平帝、姬国国君与太子姬明杰、梁盛几人当中,崔璃自然更看好梁盛这个原剧情的男主角。
齐国自从老皇帝死后,皇室内斗不断,新继位的小皇帝又被自己的皇叔平王杀害,平帝夺权以来实行暴政,依靠嫁公主来拉拢朝臣,伪装了多年的平庸,到最后也许这位平帝把“平庸”二字刻进了血液里,无能之下只能虚张声势,好大喜功。
崔璃想到这齐国皇帝派了自己的女人袁秋丽和世子齐兴生来梁国,企图取代她这个皇贵妃,让梁盛帮他养儿子,她就觉得这平帝又老又无耻。
平帝已经四十五岁了,以前全靠进献美人来维系和老皇帝的兄弟情,老皇帝死后,平王杀了幼帝,杀尽侄子侄孙们,三月内连嫁十女,对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也是能随意舍弃。 原著小说网
崔璃想,袁秋丽没准也不想伺候这糟老头子,草包、好色又狠毒,被女色酒肉亏空的皮囊,哪里有英俊潇洒的梁国新帝有吸引力?平帝的后宫,女人无数,不缺子嗣,不可能给袁秋丽高位,这个女人的野心让她来到了梁国,而野心也让她客死异乡。
崔璃不用深思就明白,三个国家里,这齐国最有可能被灭掉。
只是崔璃念着齐国先太子“齐钰”的名字时,总会想到宣玉年,只是一种直觉吗?
她未曾问过宣玉年他的真实身份,但她似乎也能猜到,宣玉年对齐国太熟悉了,齐国世子、袁秋丽等人的行踪,似乎他早就查清楚了。
先太子齐钰的母后就姓“年”,年皇后身陷巫蛊案里,传闻她死于诅咒,年家也下场凄惨,被打上通敌卖国的罪名,全族满门抄斩,太子齐钰消失不见。
如果齐钰就是宣玉年,宣玉年给自己取名“玉年”,是不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族?
韩通韩昭这些人啊,很像死士,但又比死士多了人情味,想到自己的师傅宣闻曾经的话,韩昭等人出没乱葬岗是司空见惯的事,说明这些人经常处理阳光背后的事。
这些人很显然不是国师府培养出来的,认得主公是宣玉年这个人,而不是国师的义子。
崔璃也曾好奇,如果宣玉年是太子齐钰,那为何不回齐国夺取皇位呢?但她又想,将齐国比作大树,那么这棵树早就烂根了,只是外面看起来还是正常的,实则暴风一吹就倒。官员都是些酒囊饭袋,习惯于搜刮民财,齐钰回去,将会面对积贫积弱又的齐国,又何必回去?
她再想想参与年家灭族的人的下场,老皇帝死在儿子手里,他的儿子们互相夺权,他的弟弟逼宫杀了老皇帝的后代与亲信,那些曾经对年家隔岸观火、落井下石的人,不都被清算了吗?
崔璃身在芜柳城,小团团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婴儿,不需要她为他操太多心,自然就想了解几国动态,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