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风掣红旗冻不翻(1 / 2)

兰王星落,兰都失陷,兰军主力已是一片愁云惨雾。

兰丘等兰军将领悲痛之余已是六神无主,后方转运物资的兰农听说兰王陨落,更是掉头就跑,马不停蹄奔至大圣山盟寻求庇护。

此时,兰军中最大的尼军将领便是佘远,在兰王临终前的嘱托下,佘远临时成为了这支最后的兰军主力统帅——此时5000余人的兰军已不足4000人。而他们正面的,是哥方右贤王部和可汗本部超过7000名骑兵。

丧胆的中路兰军主力,已注定无法凭自身正面战胜眼前的敌人。佘远果断把目光投在了东西两翼……

左翼(哥方右翼),寇齐率领600名豪华骑兵同左贤王部3个千人队对峙(胡里克的800人尚未归队)。此前,寇齐曾率领同样的这支部队击溃过左贤王部4个千人队,理论上迎战面前这支敌军不成问题,但为防止骑兵损失过大,寇齐始终保持克制,以牵制这伙骑兵防止其增援中路为目标——目前形势危急,佘远心想,这一路可以更主动一些,立即发动进攻,吸引中路更多哥方人增援,甚至直接击溃哥方右翼,整个战场形势必能改善。

右翼(哥方左翼),元乙率800重步兵,与弗比斯麾下的大圣山盟残军数百人,同右贤王部2000名骑兵对峙——以步兵对抗骑兵,佘远没什么信心,此前夏清全军覆灭的报告他也看到了,能够打成现在这样已经不错了……

佘远不知道的是,此时,严青眼的秘书朱黑正飞马带着厚厚一沓“新兵法”,代表严青眼本人亲自赶赴右翼军中,两军力量对比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计策已定,佘远飞马报后方严青眼处的同时,将“主动出击”的建议送至寇齐处。寇齐不敢怠慢,于第二日便发动了全线进攻,一时间,左贤王部大惊,此前一战击溃自己的恐怖记忆浮上心头,纷纷后撤已避锋芒。

在逼退左贤王部后,寇齐军急转东进,自西面威逼哥方军中路,同样不愿意放弃黎城的大可汗不得不分出一半兵力应对,同时严令左贤王部赶来汇合,寇齐正面的哥方骑兵渐渐超过自身十倍,部队面临的危险大增,只得重新采取守势。

此时,左翼、右翼、中军的局面又纷纷转入对峙,而黎城以南的兰国百姓,则扶老携幼,在兰国官员和部分北上的尼国官员的共同带领下,穿过大圣山盟原先的领地,进入大神山一带。

此刻,大圣山盟已经基本撤离完毕,奥尔良盟、图尔盟和诺曼盟的百姓也撤离过半,东面的勃艮第盟统帅甘果瓦进退失据,手下一部分人甚至提议撤入翡国,不过被赶来宣告兰王遗命的兰国官员阻止,于是为避开北面凶狠的兵锋,甘果瓦率领全体人不情不愿地缓缓向南撤离。

西北面的加莱盟百姓则纷纷进入西半岛,同风暴岛移民共同向波尔多盟撤退,一时间道路拥挤,双方为争夺水源和食物还爆发了几起冲突,把维护秩序的西半岛军队(主要由叶国新兵和此前古丽她们率领的青壮队组成)忙了个焦头烂额,完全无法抽调回东面加入战局。而波尔多盟比埃尔的近千人,同样做起了“道路警察”,为越来越多的移民通过忙得外焦里嫩。

东北面,离得最远的香巴尼盟和洛林盟陷入哥方可汗本部超过8000骑兵的围攻已近一个月,损失惨重的同时也越来越绝望——不足对手半数的军队完全无法掩护两盟超过3万名百姓在敌人的虎口中撤离,只得画地为牢,原地固守,眼睁睁看着食物一天天变少。

不过,近期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先是兰王率军回救黎城,再是可汗本部调离了一半主力南下(他们尚不知道兰王已战没),面对同自身人数差不多的敌军,洛林盟统帅弗罗洛同香巴尼盟商议过后,决定就地武装数千本盟青壮,同军队一起掩护全体人员撤离危险的边境,到黎城附近同兰王汇合。

过去的数天里,靠着兰国部分官员配合传令,无论是西半岛还是黎城以南,兰国百姓向着尼国撤离的工作都如火如荼地迅速进行,一片混乱之下,扶老携幼逃难的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北面,在那里,尼国军队主力正在拼死抵抗,掩护近十万人撤退。

曾几何时,对面的尼军还是可怕的“南蛮”。短短风云变幻的一个月,兰国已经崩溃,凶残的敌人携带马刀摧毁了家园,而这些尼军则纷纷化身保护神,将百姓们从屠刀和铁蹄下救出来,并用性命保护他们撤离。在兰西临终遗言的加持下,兰国百姓对尼军和尼国的情感开始迅速变化,往常不敢逾越一步的大神山,在他们眼中瞬间成了新的祖国和家园。“快走!快走!到了南边的大山就安全了!”路上不断地有个家族族长和部落首领大声疾呼,鼓舞整个队伍拼命向南跟上。

在百姓们不断逃离的同时,佘大参谋长已是焦头烂额……

各条战线上的对峙并不是静止不动,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战斗每天都在进行。左翼寇齐军面对10倍的敌人,这几天已经阵亡超过50名,大都是在骑兵对冲的时候被敌军骑兵撞下马的——敌军密度一大,有时骑兵对冲时避无可避,两匹马相撞的同时,高马鞍也兜不住马背上的骑兵,只能同对方一起飞上天后重重摔落,然后被后面的奔马再次撞飞或践踏成泥。